海南槟榔黄化植原体分子检测及其系统发育关系研究OA北大核心CSCD
Molecular Detection and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 of Areca Palm Yellow Leaf Phytoplasma in Hainan, China
由植原体引起的槟榔黄化病是海南特色经济作物槟榔种植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本研究通过PCR扩增测序、序列多重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对海南部分代表性地区槟榔致死性病原植原体的序列信息与系统发育关系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检测的保亭、屯昌、万宁等海南部分代表性地区的槟榔黄化植原体的16S rDNA序列一致;BLAST分析表明各株系16S rDNA与16SrI组植原体同源性为100%.序列多重比对分析表明,本研究各槟榔黄化植原体株系与海南苦棟丛枝、长春花绿变、马松子变叶、辣椒黄化皱缩、蛇婆子丛枝、细圆藤丛枝和日本洋葱黄化、美国翠菊黄化等植原体同源性为100%;与已报道的海南万宁、印度、海南三亚的槟榔黄化植原体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9%、99.9%、99.8%.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本研究槟榔黄化植原体与海南苦棟丛枝、长春花绿变、马松子变叶、辣椒黄化皱缩、蛇婆子丛枝、细圆藤丛枝等株系聚于一个分枝,支持率为100%.此外,在发病槟榔叶片、花穗、心叶等组织部位均可检测到植原体.研究结果表明,海南槟榔黄化植原体与海南苦棟丛枝、长春花绿变、马松子变叶、辣椒黄化皱缩、蛇婆子丛枝、细圆藤丛枝等植原体株系的同源性极高,槟榔黄化病很可能会以这些寄主植物作为病原传播载体进行传播扩散.
于少帅;宋薇薇;覃伟权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海南省院士团队创新中心,海南文昌 571339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海南省院士团队创新中心,海南文昌 571339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海南省院士团队创新中心,海南文昌 571339
农业科技
植原体槟榔黄化病分子检测亲缘关系传播载体
《热带作物学报》 2021 (11)
3066-3072,7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高层次人才项目(No.320RC743)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No.1630152021005)海南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No.zdkj201817).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