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子对接技术与网络药理学分析方法的半夏-黄连药对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作用机制研究OACSTPCD
Study on the mechanism of herbal pair of Banxia-Huanglian in treatment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based on molecular docking and network pharmacology
目的 应用网络药理学分析方法及分子对接技术研究半夏-黄连药对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Genecard数据库分别筛选出半夏、黄连的有效成分和GERD的相关靶点;采用Cytoscape软件绘制药物-疾病靶点的调控网络图;采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采用Auto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预测药物与疾病靶点的结合性,通过Pymol软件实现对接结果可视化,构建相互对接模式图;运用R软件对有效靶点进行GO基因功能分析及KEGG通路分析.结果 半夏-黄连有效成分共27个,GERD相关靶点2960个,半夏黄连-GERD取交集后得到106个靶点.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半胱天冬酶3(GASP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人原癌基因(JUN)、白细胞介素-6(IL-6)与槲皮素、黄芩苷、β-谷甾醇具有较好结合活性,基因功能分析共969条,信号通路121条.结论 半夏-黄连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及多通路的特性,主要通过抑制炎症反应、降低氧化作用、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等过程发挥治疗GERD的作用.
甘丽华;李志敏;何泉;杨坤;郭超峰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530000广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广西南宁,530000
医药卫生
半夏黄连药对胃食管反流病分子对接网络药理学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1 (021)
融合关联规则数据挖掘和基于案例推理的经方“方证相应”证治系统构建研究
1-6 /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20609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560820);广西一流学科建设开放课题一般项目(2019XK004);广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YCXJ2021043)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