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泊科学|滨海地区基于避咸蓄淡模式的供水安全临界流量研究——以粤港澳大湾区珠澳供水为例

滨海地区基于避咸蓄淡模式的供水安全临界流量研究——以粤港澳大湾区珠澳供水为例OA北大核心

Critical streamflow for water supply safety based on the withdrawal avoiding saltwater model in coastal areas——taking the water supply for Zhuhai and Macao in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as a case

中文摘要

枯水期咸潮入侵已经严重威胁到了感潮河流区域供水安全.本文通过构建避咸蓄淡供水模型,耦合了咸度预测、河库联合供水调度和供水安全分析模块,为依赖感潮河流为水源地的区域供水安全管理提供了一种整体思路和决策方法.以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珠海东部及澳门的珠江三角洲磨刀门水道取供水为例,基于潮汐、径流和风等因子及咸度实测数据,较好地拟合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咸度预测模型,及含氯度与超标时间的曲线函数,建立了上游来水和咸度超标时间之间的联系,得到了避咸蓄淡取水时机.咸度预测与当地河库联合供水调度相结合,得到了上游枯水期来水过程的当地区域供需平衡状况.枯水期不考虑水库调蓄的资源性缺水临界需水量为3.22亿m3,水库参与调蓄的工程性缺水临界需水量为3.75亿m3.通过供水安全分析模块,基于设定的风险阈值和临界阈值识别出了不同需水规模的上游来水临界流量特征.对于当地规划的需水规模4.23亿m3,期望上游枯水期临界流量均值约为3372 m3/s.整体上来说,需水规模越大,对上游来水期望的临界流量越大,但同时还与枯水期流量分布有关.

涂新军;吴海鸥;陈晓宏;林凯荣;赖荣标

中山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水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广州510275广东省华南地区水安全调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州510275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519000中山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水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广州510275中山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水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广州510275

避咸蓄淡模型咸度预测取水时数临界流量感潮河流粤港澳大湾区

《湖泊科学》 2022 (1)

湿润区红层劣地发育条件及其形成机制研究—— 以粤湘赣边区为例

194-206,1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4059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879288,41771008)和广东省水利科技创新项目(2020-27)联合资助.

10.18307/2022.0116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