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地区滩涂土壤盐分空间分布特征研究OA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salinity in coastal saline-alkali area in Yangtze River Delta
盐碱地盐分空间分布精准识别及形成机理解析对盐碱地科学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点状采样监测方法工作量大、代表性差和检测费用高等问题,本研究采用电磁感应仪精准调查技术对上海崇明某滩涂农场进行土壤盐分空间分布评估,全面快速获得盐分空间分布信息,解析土壤盐分形成机理,进而分类分区分级指导农业生产和科学精准改良.结果表明:土壤表观电导率(ECa)和土壤盐分含量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R2>0.9,P<0.05),土壤表观电导率的变化可以用来表征土壤盐分含量的变化;通过克里金插值研究区内土壤盐分的空间变异分布状况发现,研究区土壤盐分空间分布不均匀,有近80%区域存在轻中度盐碱化问题;通过定点取样土壤盐碱剖面评价,发现研究区土壤盐分具有较强的表聚性和变异强度,且变异系数随土壤深度增加不断减小;将表观电导率解译出的土壤盐分和土壤pH、有机质含量及主要组成离子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剖析出该区域盐渍化类型以硫酸盐型为主,海水浸渍侧渗和地下水返盐影响是该区域盐渍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实现了对土壤盐碱化快速、大范围、科学且动态的监测,对于全面提升盐碱地农业利用技术能力,实现盐碱地资源高效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曹燕;白玉杰;李金文;陈小华;沈根祥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上海200233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上海200233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上海200233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上海200233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上海200233
资源环境
盐碱地电磁感应表观电导率土壤盐分形成机理
《土壤与作物》 2022 (1)
31-40,10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滩涂盐碱地土壤改良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20dz1204800)上海市崇明区"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项目"基于秸秆深层阻隔与盐生蔬菜脱盐的崇明设施菜田盐土改良研究"(CKSN2019-2).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