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沉陷区林下植物多样性与土壤因子的关系OA北大核心
Relationship Between Understory Plant Diversity and Soil Factors in Coal Mining Subsidence Area
为了研究荒漠草原采煤沉陷区生态恢复效果和影响草本层物种多样性的土壤因子,采用时空替代法,选择人工恢复5,7年的区域作为研究样地,并将未种植样地(C)作为对照组.通过野外植物群落调查和土壤采样,研究了不同恢复年限的物种多样性及其与土壤因子间的关系.结果 表明:(1)相较于对照区,人工恢复增加了菊科(Compositae)、苋科(Amaranthaceae)的数量,减少了禾本科(Gramineae)的数量;人工恢复5年后物种数增加,7年后物种数减少,且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比例逐渐减少;人工恢复提升了灌木层物种丰富度.(2)人工恢复7年后显著增加了草本层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0.05),优势种由以华虫实(Corispermum stauntonii)为主的单优群落逐渐转变为以刺藜(Dysphania aristata)、大赖革(Ley-mus racemosus)、草木樨状黄耆(Astragalus melilotoides)、狗尾草(Setaria viridis)等为主的多优群落.(3)在采煤沉陷区进行植被的人工恢复可以提高土壤含水量和全氮含量,且对土壤全氮的影响更显著(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含水量是对沉陷区草本层Shannon-Wiener、Simpson和Pielou指数影响最大的环境因子,土壤全氮对Shannon-Wiener指数也有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采煤沉陷区进行植被的人工恢复对提高土壤含水量、土壤全氮,以及改善研究区植被群落结构、提高植物物种多样性具有积极意义.
李欣颖;张萌;郭洋楠;李丹丹;邓杨;陆兆华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10008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100083河南省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郑州450000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研究院,陕西榆林719315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10008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农业科技
采煤沉陷区荒漠草原半干旱区人工恢复植物多样性土壤理化性质草本层时空替代法
《水土保持学报》 2022 (1)
268-276,9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503604,2016YFC0501108)国家能源集团科技创新项目(HT(2020)2337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