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瘙痒机制及治疗进展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瘙痒机制及治疗进展OACSTPCD

Advances in pruritus mechanism and treatment of 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

中文摘要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的特征是小叶间胆管肉芽肿性破坏,引起长期持续性肝内胆汁淤积,最终导致肝脏纤维化、门脉高压、肝硬化、肝功能衰竭和死亡.瘙痒是PBC患者一个突出的肝外症状,超过三分之二的患者在病程中会出现瘙痒,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PBC相关瘙痒症的分子机制仍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涉及的致痒原有胆汁酸、溶血磷脂酸、内源性阿片样肽、5-羟色胺及类固醇代谢物.本文综述了目前对PBC相关瘙痒症的发病机制及治疗靶点的研究,并讨论了 PBC相关瘙痒症患者的循证治疗建议和实验性治疗干预,为PBC相关瘙痒症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王海琦;芦曦

哈尔滨医科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00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医药卫生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瘙痒胆汁淤积胆汁酸核受体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2 (006)

128-133 / 6

10.7619/jcmp.20213805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