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热带作物学报|高温胁迫下8个绣球品种的生理生化响应

高温胁迫下8个绣球品种的生理生化响应OA北大核心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Responses of Eight Hydrangea Cultivars to High Temperature Stress

中文摘要

中国南方地区夏季高温是限制绣球在该地区引种栽植与园林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探讨绣球在高温胁迫下生理生化的响应机理,对绣球在特殊立地条件下的应用有重要参考意义.试验以8个绣球品种为材料,利用人工气候箱模拟高温胁迫44℃/33℃(昼/夜)下9项指标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8个绣球品种的热害指数呈上升趋势,且由高到低依次为'灵感'>'银边'>'纱织小姐'>'小町'>'爱莎'>'含羞叶'>'花手鞠'>'头花';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呈持续上升趋势,'纱织小姐'银边'及'小町'叶片的相对电导率与丙二醛含量增幅最大,'爱莎'头花'及'含羞叶'叶片的相对电导率与丙二醛含量增幅均最小;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均产生显著影响,适度的高温诱导了绣球叶片上述3种酶活性的上升;可溶性糖含量在高温胁迫前期变化较小,但总体呈上升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呈上升趋势,'银边'与'灵感'的蛋白质合成速率最低,'头花'与'含羞叶'的蛋白质合成速率最高;游离脯氨酸含量呈上升趋势,'花手鞠'与'头花'通过游离脯氨酸进行渗透调节的能力显著强于其他品种,'灵感'与'银边'通过游离脯氨酸进行渗透调节的能力显著弱于其他品种.利用模糊隶属函数分析8个绣球品种耐高温能力,'纱织小姐'为最耐高温的品种,其次为'含羞叶'小町'花手鞠'头花'灵感'爱莎','银边'为最不耐高温的品种.本研究为探究绣球品种在高温胁迫下的生理生化响应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陆艾鲜;凌瑞;陈生煜;翟俊文;郑泽新;吴沙沙

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福建福州 350002福建省观赏植物种质资源创新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福州 350002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福建福州 350002福建省观赏植物种质资源创新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福州 350002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福建福州 350002福建省观赏植物种质资源创新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福州 350002

农业科技

绣球品种高温胁迫生理生化响应耐热性

《热带作物学报》 2022 (4)

816-828,13

2020年度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服务团队项目(No.11891970151)福建农林大学科研创新基金项目(No.KFA 17331A)2018年福建农林大学花卉产业专家指导服务团队项目(No.11891008001).

10.3969/j.issn.1000-2561.2022.04.018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