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氰糖苷降解途径基因表达特性的木薯品种对二斑叶螨的抗性机制初探OA北大核心CSTPCD
Resistance Mechanism of Cassava Cultivars to Tetranychus urticae Based on Gene Expre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Cyanogenic Glycoside Degradation Pathway
为初步探究生氰糖苷降解途径2个基因 α-HNL和 β-glu在木薯品种对二斑叶螨抗性中的作用,本研究以抗螨木薯品种'C1115'缅甸'SC9'和感螨木薯品种'SC205'面包'BRA900'为材料,分析木薯生氰糖苷降解途径基因及其编码的生化酶在二斑叶螨取食木薯品种不同部位叶片(上部、中部和下部)不同时间后(1、4 d)的表达量及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α-HNL在感螨木薯品种上部和中部叶片中的表达量随螨害时间的延长而显著降低;在抗螨木薯品种的不同部位叶片中,α-HNL的表达量均随螨害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升高,并且以中部和下部叶片的升高趋势更为显著.β-glu在抗、感螨木薯品种不同部位叶片中的表达量均很低,难以比较该基因的表达量在不同木薯品种、不同部位叶片受螨害后的变化情况,但在能检测到的少量样品当中,抗螨木薯品种的占比也多于感螨木薯品种.进一步进行酶活性分析结果表明,抗螨木薯品种受螨害后,随着时间的延长,降解途径基因α-HNL编码的α-HNL酶活性呈逐渐升高或维持不变的趋势,并且以中部和下部叶片的升高趋势更为显著,而在感螨木薯品种中,随着螨害时间的延长,α-HNL酶活性则呈逐渐降低或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β-glu基因编码的 β-GLU酶活性在不同木薯品种中均呈较低的水平,这可能与其对应编码的基因表达量低有关,但总体而言,降解途径2个基因编码的降解酶α-HNL和 β-GLU在抗螨木薯不同叶片组织中的活性总体上也显著高于感螨木薯.本研究初步揭示了不同木薯品种受螨害不同时间后,生氰糖苷降解基因和酶可能与木薯对二斑叶螨的抗性有关.
伍牧锋;梁晓;陈青;伍春玲;刘迎;刘小强;韩志玲
海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海南海口 570228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农村部热带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热带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南海口 57110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三亚研究院/海南省南繁生物安全与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海南三亚 572000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农村部热带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热带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南海口 57110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三亚研究院/海南省南繁生物安全与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海南三亚 572000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农村部热带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热带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南海口 57110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三亚研究院/海南省南繁生物安全与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海南三亚 572000
农业科技
生氰糖苷二斑叶螨抗、感木薯品种降解途径基因表达
《热带作物学报》 2022 (4)
853-861,9
国家木薯产业技术体系虫害防控岗位科学家专项(No.CARS-11-HNCQ)农业农村部农业资源调查与保护利用专项"南海岛礁植物害虫跟踪调查与评估"(No.NFZX-2021)海南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No.ZDKJ202002).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