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黑土肥力及玉米产量的影响OA
基于长期定位试验(17年):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化肥+秸秆(NPKS)处理,研究了长期秸秆还田对黑土肥力和玉米产量的影响和贡献。结果表明:与2003年初始土壤属性相比,CK处理0~40 cm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NPKS处理0~20 cm和20~40 cm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则分别显著增加了6.6%~16.4%、4.6%~17.3%、8.0%~15.0%和59.4%~61.5%(P<0.05)。与CK处理相比,NPKS处理0~20 cm和20~40 cm土层土壤容重分别下降了14.8%和4.50%,0~20 cm土层的通气孔隙度增加了43.7%。NPK和NPKS处理的平均产量较CK处理分别增加了54.9%和65.2%,NPKS处理的平均产量比NPK产量增加6.6%(P<0.05)。0~2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对玉米产量的贡献度>30%,而20~40 cm土层土壤碱解氮的贡献度最高达到35.7%。土壤物理属性在0~20 cm土层,土壤毛管孔隙和土壤容重对玉米产量贡献最高;20~40 cm土层,容重对玉米产量的贡献度最高达到56.9%。因此长期秸秆还田能够显著提高40 cm以上土层土壤的肥力,改善土壤容重和孔隙度,从而间接影响玉米的产量。
严君;韩晓增;邹文秀;陆欣春;陈旭;邹狮;高瑞敏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81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81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81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81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81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81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81
农业科技
秸秆还田玉米产量黑土
《土壤与作物》 2022 (2)
P.139-149,1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