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泊科学|水文与岸滩变化对滨岸带南荻 芦苇群落适宜生境的影响——以长江武汉河段为例

水文与岸滩变化对滨岸带南荻 芦苇群落适宜生境的影响——以长江武汉河段为例OA北大核心CSCDCSTPCD

中文摘要

建立了考虑淹没频率和淹没水深等生境因子的水动力生境适宜度数学模型,基于三峡水库蓄水前后的长序列水文观测数据和不同时期的河道地形资料,研究了近20年来武汉河段汉口边滩南荻(Miscanthus lutarioriparius)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群落的适宜生境变化情况,量化了不同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生境数值模型能较好地模拟还原南荻芦苇群落实际空间分布情况.与2001年前的情况相比,若维持地形不变,三峡水库蓄水后的径流过程调平、年内水位变幅减小将导致群落适宜分布带向河道方向转移,且面积减小33.24%;若保持水文条件不变,岸线利用引起的地形坡度坦化将导致群落扩张,其分布面积增加69.11%;由于后者影响占主导地位,在2种因素综合影响下,南荻芦苇群落向低滩地蔓延的同时呈现了扩张的趋势,面积增加42.53%.进一步发现,若滩地地形变化或人工建筑位于淹没频率在5%~25%区间带内,则水文变化、地形变化2种因素会对南荻芦苇群落生境产生迭加影响,这种迭加影响甚至会大于单因素影响之和.研究表明岸滩开发等人为干扰导致滨岸滩地改变时,可能会影响滩上植被生长条件,这值得有关部门进行岸线规划、利用和进行生态保护时重点关注.

熊海滨;孙昭华;陈立;杨绪海;周歆玥;李芷晴;周炜兴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2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2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2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2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2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2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2

生物学

水文条件岸滩利用生境面积长江武汉河段

《湖泊科学》 2022 (4)

P.1250-1261,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879198,5157918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0407802)水利部三峡后续工作项目(12630100100020J005)联合资助

10.18307/2022.0417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