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水工程出水路线的优化对太湖总磷格局的影响——基于新孟河工程的思考OA北大核心CSCDCSTPCD
“新孟河引水”作为“二引三排”格局的关键组成,将长江水直接引入太湖的竺山湖区,在新的引排格局下,“新孟河引水”对太湖水环境尤其是总磷会有怎样的影响?针对“新孟河引水”工程,如何设计出水路线才能趋利避弊,改善太湖总磷?本文实测并收集了20072020年太湖的水文水质数据为基础,模拟了不同路线对太湖分湖区总磷的影响,力求将“新孟河引水”对太湖的影响进行一个清晰的分析,并为形成最为合理的出水路线提供支撑.结果表明:太湖不同湖区对出水路线的响应不同.从单一出水路线的角度来看,新孟河引水后,太浦闸增加出水会使得太湖西北部浊水加快来到太湖东南部,对太湖东南部有不利的影响.而梁溪河或新沟河出水的西北小循环是“新孟河引水”工程优化出水路线,在降低竺山湖、梅梁湖总磷的同时,没有恶化太湖东南部水质,对太湖总磷也有降低的效果.在应用中可以组合各种出水路线,形成联动方案.从物料平衡的角度看,太湖底泥目前仍是磷汇.引水后4种出水路线年均滞留量为1435 t,其中出水河道设置在东太湖(太浦闸)磷滞留量最大,年滞留1513 t;出水河道设置在梅梁湖(新沟河、梁溪河)磷滞留量最小,年滞留1404 t左右.
朱伟;薛宗璞;刘环;程林;张昱;赵帅;冯甘雨;王若辰
河海大学环境学院,南京210098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南京210098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南京210098河海大学环境学院,南京210098河海大学环境学院,南京210098河海大学环境学院,南京210098河海大学环境学院,南京210098河海大学环境学院,南京210098
环境科学
引江济太太湖出水路线总磷数值模拟新孟河引水
《湖泊科学》 2022 (4)
P.1175-1185,11
江苏省社会发展-重大科技示范项目(BE2018737)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B200203049)联合资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