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表面监测系统引导放射治疗对提高四肢肿瘤位置准确性和减小靶区外放的有效性研究OA
Study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OSMS-guided radiotherapy in improving the accuracy of tumor location of limbs and reduc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external expansion of target region
目的:分析基于光学表面监测系统(OSMS)和基于激光定位灯系统摆位的四肢肿瘤患者椎形束CT(CBCT)图像,研究OSMS减小四肢肿瘤摆位误差的有效性.方法:选取在医院进行放射治疗的24例四肢肿瘤患者,按摆位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例.观察组应用OSMS协助放射治疗摆位;对照组应用常规的激光灯系统进行放射治疗摆位.分别统计两组患者在左右(x)、头脚(y)及前后(z)3个方向的平移误差和矢状面(Rx)、横断面(Ry)及冠状面(Rz)3个平面的旋转误差,计算其系统误差个体病例误差平均值的标准差(Σ)和随机误差个体病例误差标准差的均方根(σ),以及摆位误差的分布情况.用公式2.5Σ+0.7σ计算临床靶区体积(CTV)至计划靶区体积(PTV)(CTV-PTV)的外放边界.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x、y及z的3个方向平移误差分别为(1.14±1.43)mm和(2.52±3.08)mm、(1.38±1.88)mm和(2.26±2.51)mm及(1.26±1.76)mm和(4.80±3.41)mm;观察组和对照组在Rx、Ry及Rz的3个平面旋转误差分别为(0.71±0.69)°和(0.82±1.12)°、(1.11±1.53)°和(1.49±1.14)°及(0.89±0.82)°和(0.52±1.18);两组平移误差在z方向和横断面旋转误差在Ry平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23,Z=-2.501;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在x、y、z的3个方向上的CTV-PTV靶区外放边界分别为3.9 mm、4.8 mm、4.4 mm和8.5 mm、7.4 mm、14.4 mm.观察组CTV-PTV靶区外放边界在x、y和z方向分别减小为对照组的45.9%、64.8%和59.0%.结论:应用OSMS协助四肢的放射治疗摆位能够提高四肢肿瘤放射治疗的位置准确性,尤其是可减小z方向的平移误差和横断面的旋转误差,并能够有效的减小四肢肿瘤的靶区外放范围.
郇福奎;冯鑫;芦凤玉;李朝辉;魏国友;李伟;李洪菊;张彦新
国家癌症中心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 北京 100021国家癌症中心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 北京 100021国家癌症中心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 北京 100021国家癌症中心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 北京 100021国家癌症中心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 北京 100021国家癌症中心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 北京 100021国家癌症中心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 北京 100021国家癌症中心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 北京 100021
医药卫生
光学表面监测系统(OSMS)四肢肿瘤放射治疗靶区外放摆位误差椎形束CT(CBCT)
《中国医学装备》 2022 (6)
10-14,5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