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下关节融合板的设计及临床应用OACSTPCD
目的 设计一种带有距下关节加压融合功能的新型跟骨接骨板,评价其应用于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使用自行设计的距下关节融合板对50例需要一期融合距下关节的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患者进行内固定治疗,观察患者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时的Bolher角、Gissane角以评估跟骨解剖形态,并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评估术后功能。结果 5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7~72 min,平均(48.04±9.32) min,术中出血量90~140 mL,平均(106.00±12.04) mL,术中均无重要神经、血管损伤;5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1个月,平均(16.36±2.24)个月;50例患者末次随访时均达到骨性愈合,骨性愈合时间为8~14周,平均(9.52±1.25)周。术后、末次随访时,患者Bolher角、Gissane角均大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者术后Bolher角、Gissane角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2、0.140)。末次随访时,患者平均AOFAS踝-后足评分为(83.78±5.61)分,优9足(90~100分)、良39足(75~<90分)、可2足(50~<75分),优良率为96.00%;3例患者术后出现切口皮缘坏死,经过多次换药后切口愈合。结论 距下关节融合板设计合理,可以提供坚强、牢固的固定,术中骨折复位满意,手术操作简单,是治疗需要一期融合距下关节的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的理想内固定材料。
王亚鹏;付炳金;孙广超;尹刚;杜瑞;邓明明;朱晓东;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足踝外科,山东滨州256603
医药卫生
跟骨骨折距下关节关节融合新型跟骨锁定板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2 (011)
P.28-33 / 6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