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态环境学报|皖南不同种植模式碳汇效应及经济效益评价

皖南不同种植模式碳汇效应及经济效益评价OA北大核心

Evaluation of Carbon Sink and Economic Benefit in Different Planting Patterns in Southern Anhui

中文摘要

种植模式是影响农田生态系统碳汇效应和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探明不同种植模式碳汇特征及经济效益,对于优化当地种植模式、发展低碳绿色农业和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在安徽皖南地区2020—2021年设置单季稻、烟稻轮作、稻麦轮作、再生稻种植等4种种植模式,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法评价了各种植模式的净碳汇效应和经济效益,系统地分析了各模式及作物的碳足迹构成、大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各处理经济净收益的大小表现为烟稻>再生稻>稻麦>单季稻.烟叶高产值保障烟稻轮作的高经济效益;再生稻种植的水稻(Oryza sativa L.)产量为各种植模式中最高,其头季和再生季产量合计为12921.5 kg·hm?2.(2)各处理净碳汇大小表现为稻麦>再生稻>单季稻>烟稻.再生稻N2O排放量和碳排放总量比稻麦轮作分别显著降低37.2%和9.2%,再生稻生态系统的CH4和N2O分别占碳足迹构成的54.5%和18.0%.(3)通过控制农田水分、提高肥料利用率以及对再生稻适当高留桩等方式降低CH4排放是再生稻种植模式减少碳排放的关键.烤烟(Nicotiana tabacum L.)生态系统碳足迹构成中N2O、肥料和农膜所占总排放的比例均超过了20%,并且其劳动力(11.7%)和燃油(12.7%)所占比例远大于水稻和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4)各种植模式中,烟稻轮作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是保障烟粮双丰收的高效种植模式,但是呈现负碳汇效应,因此,应重点加强该模式机械化生产和烟叶烘烤节能减耗方面的研究.而再生稻水稻产量高,且成本投入和碳排放较低,符合中国倡导的"双碳"理念,应在该区和类似区域大力推广.综上,该研究定量评价了皖南地区4种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和碳汇效应,为该区和类似区域农业节能减排和绿色高效生产提供了技术模式及理论依据.

姜超强;李晨;朱启法;徐海清;刘炎红;沈嘉;阎轶峰;余飞;祖朝龙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安徽合肥 230001安徽省烟草公司,安徽合肥 230071安徽皖南烟叶有限责任公司,安徽宣城 242000安徽皖南烟叶有限责任公司,安徽宣城 242000安徽省烟草公司,安徽合肥 23007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安徽合肥 23000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安徽合肥 23000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安徽合肥 23000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安徽合肥 230001

农业科技

碳汇碳足迹经济效益轮作再生稻肥料利用率

《生态环境学报》 2022 (7)

蚓粪和蚯蚓体腔液对植物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机制

1285-1292,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07037)安徽省烟草公司重点科技项目(20180551009)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学科建设专项(2021YL082)安徽中烟科技项目(2020126)

10.16258/j.cnki.1674-5906.2022.07.00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