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巨桉与红锥混交对林下植被和土壤性质的影响OA北大核心CSTPCD
Effects of Mixing Eucalyptus urophylla×E. grandis with Castanopsis hystrix on Understory Vegetation and Soil Properties
以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纯林(PEU)、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纯林(PCH)和尾巨桉-红锥混交林(MEC)为研究对象,探究在生态营林方式下尾巨桉与红锥混交对林下物种多样性、生物量、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及其关联性.结果表明,(1)MEC林下植被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显著高于两种纯林,MEC和PEU灌木层的物种丰富度显著高于PCH,而MEC和PCH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显著高于PEU;MEC显著提高灌木层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2)PEU显著提高灌木层的地上生物量,显著降低草本层生物量;PCH降低灌木层生物量,增加草本层生物量;而MEC则能在较高水平上维持灌草生物量和地上地下生物量的相对平衡.(3)MEC 0—20、20—40、40—60、60—80、80—100 cm土层的pH均显著高于两种纯林;PEU 5个土层的土壤容重均高于MEC和PCH,且0—20 cm土层达到显著差异;MEC和PCH各层次的土壤有机碳均显著高于PEU;除个别土层(60—80 cm)外,MEC和PEU各土层的全氮、全钾均显著高于PCH,3种林分各土层土壤全磷差异不显著.(4)影响林下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主控因子为灌木层地下生物量(SBB)、草本层地上生物量(HAB)、乔木层地上生物量(TAB)、土壤全氮(TN)、土壤碳氮比(C?N)、土壤氮磷比(N?P)和pH;其中,TAB、SBB、TN、pH、N?P与PEU和MEC林下植物群落、灌木层的物种丰富度呈显著正相关,HAB、C?N与PCH草本层物种丰富度呈显著正相关.综上所述,尾巨桉与红锥混交能显著提高林下物种多样性,维持灌草生物量平衡,改良土壤质量,有效提升混交树种和混交林分的生长量和生物量,是一种较好的发展模式.
王磊;温远光;周晓果;朱宏光;孙冬婧
广西大学林学院/广西森林生态与保育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 530004广西大学林学院/广西森林生态与保育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 530004广西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所,广西南宁 530007广西友谊关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广西凭祥 532600广西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所,广西南宁 530007
农业科技
林下植被生物多样性生物量尾巨桉-红锥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
《生态环境学报》 2022 (7)
珍贵乡土树种与桉树混交修复土壤质量的效应及机理研究
1340-1349,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6017132160358)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AB40007)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9M663409)广西高等学校重大科研项目(201201ZD001)广西森林生态与保育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QZKFKT2019-01)广西林业厅(桂林科字[2009]第八号)科研项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