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长江中下游一次暖区极端致洪暴雨特征及天气学成因分析

长江中下游一次暖区极端致洪暴雨特征及天气学成因分析OA北大核心CHSSCDCSSCICSTPCD

Characteristics and synoptic causes of the extreme warm-region flood-causing rainfall over the middle-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中文摘要

基于多源观测资料和再分析资料,采用天气学诊断分析方法研究了2019年5月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的一次致洪暴雨的特征及主要成因.结果表明:该次极端致洪暴雨过程是在稳定的"西低东高"天气形势下,由持续时间长的短时强降水累积而成,具有明显的中尺度和阶段性特征.直接造成极端暴雨的中尺度对流系统在低空急流前沿不断新生东移,表现出明显的"列车效应"和准静止特点.过程中低空急流和超低空急流异常强盛,为极端暴雨提供了持续有利的水汽和对流不稳定条件,特别是整层高湿、较…查看全部>>

张芳;张芳华;张恒德;杨舒楠;包红军

国家气象中心,北京 100081国家气象中心,北京 100081国家气象中心,北京 100081中国气象局-河海大学水文气象研究联合实验室,北京 100081国家气象中心,北京 100081

天文与地球科学

极端致洪暴雨低空急流列车效应降水效率长江中下游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5)

16-24,9

中国气象局创新发展专项(CXFZ2021Z009)中国气象局预报员专项(CMAYBY2020-153)

10.3876/j.issn.1000-1980.2022.05.003

评论

您当前未登录!去登录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