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2浓度升高条件下稗草与水稻生长空间竞争关系研究OA北大核心
Competition for Growth Space between Barnyard Grass and Rice under Elevated Atmospheric CO2 Concentration
为明确CO2浓度升高条件下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与水稻(Oryza sativa)生长空间的竞争关系,以"吉粳88"为研究对象,利用开放式CO2富集系统(Free-air CO2 enrichment,FACE),开展了水稻与稗草共生混种试验.试验设置2个处理,CO2摩尔分数分别为400μmol·mol?1(自然大气情景下)和550μmol·mol?1(高浓度CO2环境应用FACE系统进行调控).每个CO2浓度处理中设2个稗草密度,分别为水稻清种和水稻与稗草混种,共计4个组合.以自然大气CO2浓度下水稻清种处理为对照(CK),自然大气CO2浓度下水稻与稗草混种处理为TB、高浓度CO2下水稻清种处理为TC、高浓度CO2下水稻与稗草混种为BC.在水稻各发育期分别测定形态生理指标和根系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稗草混种处理对水稻每穴穗数和结实率均有负向作用,但未达到显著水平.稗草对水稻拔节期的株高有负向作用,稗草混种处理对水稻分蘖期叶面积指数下降了23.2%,使水稻在抽穗期分蘖数减少了34.5%,均达到显著水平.稗草混种处理降低了水稻根系氧化力,在水稻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分别降低了41.6%、10.9%、14.2%,且均达到显著水平.稗草混种处理对水稻根系总吸收面积有负向作用,且在抽穗期和成熟期达到显著水平,在分蘖期达到极显著水平,CO2浓度升高与稗草互作对水稻根系总吸收面积影响以负效应为主.研究结果明确了在CO2浓度升高的条件下,稗草对水稻分蘖期和拔节期生长空间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也是稗草与水稻生长竞争的关键时期.
邓天乐;谢立勇;张凤哲;赵洪亮;蒋语童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1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1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1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1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1
农业科技
二氧化碳稗草水稻气候变化开放式CO2浓度富集系统
《生态环境学报》 2022 (8)
FACE增温条件下北方稻田稗草与水稻竞争关系及其机理研究
1566-1572,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514141175097)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