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临床医药杂志|体外膜肺氧合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分析

体外膜肺氧合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分析OACSTPCD

中文摘要

目的分析体外膜肺氧合(ECMO)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方法分析76例接受ECMO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分析2组患者感染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检出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ECMO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76例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53.95%(41/76),下呼吸道(76.12%)为主要感染部位,革兰氏阴性杆菌检出率最高(85.07%)。2组患者在年龄、机械通气时间、ECMO辅助时间、抗菌药使用时间、中心静脉置管时间、导尿管置管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CMO辅助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是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ECMO辅助时间预测ECMO后医院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12,最佳临界值为128.04 h,敏感性为68.3%,特异性为85.7%;机械通气时间预测ECMO后医院感染的AUC为0.873,最佳临界值为64.48 h,敏感性为97.6%,特异性为68.6%。结论ECMO术后医院感染率较高,下呼吸道为主要感染部位,病原菌多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多重耐药菌比例高,机械通气时间和ECMO辅助时间是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宋琳;林华;郑瑞强;蒋伟;李向惠;邵俊;

扬州大学医学院,江苏扬州225001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重症医学科,江苏扬州225001大连医科大学,辽宁大连116044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心脏大血管中心ICU,江苏扬州225001

医药卫生

体外膜肺氧合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感染部位病原菌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2 (015)

P.8-14 / 7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