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的流行病学及基因特征分析OACSTPCD
目的应用第3代纳米孔基因测序技术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进行流行病学溯源分析,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及时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扬州市2例境外输入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测指标和第3代纳米孔全基因组测序结果,对2例患者分别进行流行病学及基因组特征分析。结果2例患者发病前14 d内均有境外旅居史,确诊后均严格执行闭环管理,未出现后续感染病例。2例患者临床症状轻微,核酸循环阈值(Ct值)较低,其中病例1的新型冠状病毒IgG抗体检测结果为阳性(化学发光法)。病例1、病例2标本的基因测序结果显示,基因长度分别为29873、29850 bp,覆盖度分别为99.85%、99.83%。基因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2例患者感染毒株均为奥密克戎变异株,分属不同分支。病例1感染毒株为奥密克戎变异株BA.1.1,与hCoV-19_USA_FLCDC-STMN2MXMA3HU_2021同源性最高(99.95%),病例2感染毒株为奥密克戎变异株BA2.2.3,与hCoV-19_Finland_THL-202205846_2022、hCoV-19_Japan_PG-177427_2022等同源性最高(100.00%)。与标准参考株相比,2例患者感染的毒株基因组S蛋白分别出现31、28个氨基酸位点突变。结论2例新冠肺炎患者均为境外输入轻症病例,奥密克戎变异株基因序列在S蛋白受体结合区域出现多个位点改变,影响了病毒特性。闭环管理和佩戴N95口罩能有效防止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传播。第3代纳米孔基因测序技术可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溯源分析,在地市级疾控机构精准化防控策略的实施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王寅;黄瑶;张军;李鑫娜;周乐;朱维维;杨庆贵;徐勤;孔桂美;
江苏省扬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扬州225002江苏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江苏南京210000扬州大学医学院,江苏扬州225009
医药卫生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奥密克戎变异株纳米孔基因测序基因分析流行病学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2 (019)
P.76-82 / 7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