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神经外科患者中线导管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神经外科患者中线导管风险管理中的应用OACSTPCD

中文摘要

目的 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神经外科患者中线导管(MC)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20年6月—2021年3月收治的106例MC置管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将2021年4月—2022年1月收治的114例MC置管患者设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FMEA管理,查找既往置管维护操作流程、制度管理中存在的失效模式及潜在风险因素,计算失效模式的优先风险数值(RPN),制订神经外科患者MC置管穿刺与维护操作的规范化管理方案。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MC置管维护失效模式的RPN评分、MC置管维护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置管前评估不足、置管不规范及预处理不当、日常应用维护不当、交接巡视不够、镇静约束不当和患者自我管理不强这6种MC置管维护失效模式的RPN评分依次为(150.02±11.68)、(113.01±7.35)、(210.43±8.65)、(180.00±24.70)、(142.21±4.12)、(115.81±13.04)分,分别低于对照组的(291.93±28.04)、(279.14±9.03)、(411.90±23.28)、(322.81±21.58)、(254.62±20.38)、(202.40±30.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MC相关并发症(出血、肿胀、移位、静脉炎、堵管)的总发生率为10.53%(12/114),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为0.88%(1/114),分别低于对照组的23.58%(25/106)、2.83%(3/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2.98%,高于对照组的83.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FMEA应用于神经外科患者MC风险管理中,可建立标准化安全管理模式,有效降低MC相关并发症及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并提高患者满意度,为神经外科患者MC风险管理提供临床实践循证依据。

张建男;袁海娟;陈虹;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江苏扬州225001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胃肠中心,江苏扬州225001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护理部,江苏扬州225001

医药卫生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中线导管风险管理神经外科患者风险识别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2 (019)

P.115-120 / 6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