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NA条形码和SRAP的太子参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OA北大核心
Genetic Diversity Analysis of 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 Germplasms Based on DNA Barcoding and SRAP
应用DNA条形码和SRAP分子标记技术,开展15份太子参种质资源遗传差异分析.太子参DNA条形码显示:ITS1序列的突变位点占比最多为2.16%,rbcL6序列的突变位点占比最少为1.23%;psbA-trnH序列缺失位点占比最多为4.88%;ITS1序列的GC含量最高,达55.52%;psbA-trnH序列的GC含量最低,仅为24.71%.太子参SRAP标记筛选出9对引物,扩增出215个位点,其中42个为多态性位点,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PL)为19.53%;从扩增位点总数看,多态性条带丰富、清晰,既有共同位点又有特异性位点;7个居群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H)范围为0.3466~0.4985,Shannon信息指数(I)范围为0.5301~0.6917,显示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太子参种群基因多样性(Ht)为0.4004,其中种群内基因多样性(Hs)和遗传分化系数(Gst)分别为0.0901、0.3103,分别占Ht的77.50%、22.50%.种源间Gst为0.7506,即有75.06%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源间,24.94%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源内,表明太子参种源间遗传变异大于种源内遗传变异,存在较低程度的遗传分化.太子参种源的平均基因流(Nm)为0.1929,表明太子参各种源之间的基因交流顺利.15份太子参种质间的K2P遗传距离范围为0.0005~0.0056,而遗传相似系数在0.3913~0.8695之间,遗传相似系数在0.5900时,可将15份种质分为3个类群,其中杂交种质为独立类型.15份不同种质太子参DNA条形码和SRAP分子标记的遗传距离、遗传相似系数及聚类分析结果相近,以这2种方法相结合,能更准确有效鉴定太子参种质,这对太子参种质资源的利用及杂交新品种的选育具有重要意义.
李萍萍;王泽榕;王丁;莫晶晶;陈美霞;叶祖云
宁德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福建宁德 352100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福建福州 350000宁德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福建宁德 352100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福建福州 350000宁德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福建宁德 352100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福建福州 350000
农业科技
太子参DNA条形码技术SRAP分子标记技术遗传多样性
《热带作物学报》 2022 (10)
2037-2046,10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专项(No.2019YFC1710500)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No.2021L3030)宁德师范学院科研项目(No.2019FZ04).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