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物料添加对西辽河平原苏打盐碱化耕地土壤改良效果研究OACSTPCD
耕地的土壤盐碱化成为制约西辽河平原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探究适合西辽河平原苏打盐碱化耕地土壤改良措施,以不同盐碱程度苏打盐碱化耕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盐碱程度土壤选用适宜的改良物料开展田间控制微区试验,分析腐熟牛粪、微生物菌肥、腐殖酸、复合调理剂、脱硫石膏单施,复合调理剂、脱硫石膏与腐殖酸配施对土壤理化性质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轻度苏打盐碱化耕地土壤中施用腐殖酸6000 kg·hm^(-2)玉米产量提高8%,耕层土壤容重平均降低4.3%,土壤结构接近理想状态。在中度苏打盐碱化耕地土壤中施用复合调理剂22500 kg·hm^(-2),0~4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降低2.8%,土壤结构得到明显改善,土壤pH平均下降0.61个单位,土壤碱化度和钠吸附比平均降低31.4%和19.8%,玉米产量提高11.8%。在重度苏打盐碱化耕地土壤中施用复合调理剂22500 kg·hm^(-2)并配施腐殖酸6000 kg·hm^(-2)显著提高了0~10 cm土层的土壤总孔隙度,降低了0~30 cm土层的土壤硬度和固相比,提高土壤液相比,对土壤结构的改善作用优于其他处理,0~40 cm土层的土壤pH平均下降0.29个单位,土壤碱化度、总碱度和钠吸附比平均下降19.1%、30.8%和20.7%,玉米增产29.8%。综合土壤改良和增产效果,在轻度苏打盐碱化耕地土壤中施用腐殖酸6000 kg·hm^(-2)为最优改良措施,在中度苏打盐碱化耕地土壤中施用复合调理剂22500 kg·hm^(-2)改良效果最佳,在重度苏打盐碱化耕地土壤中施用复合调理剂22500 kg·hm^(-2)并配施腐殖酸6000 kg·hm^(-2)改良效果优于其他处理。
聂朝阳;杨帆;王志春;郭亮亮;张璐;安丰华;张释心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吉林长春130102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吉林长春130102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吉林长春130102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吉林长春130102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吉林长春130102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吉林长春130102吉林农业大学,吉林长春130118
农业科技
西辽河平原苏打盐碱化土壤外源物料理化性质产量
《土壤与作物》 2022 (4)
P.446-457,12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