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草业科学|河北坝上地区野豌豆属牧草的适应性评价

河北坝上地区野豌豆属牧草的适应性评价OA北大核心CSCDCSTPCD

中文摘要

为挖掘适宜河北坝上地区种植的野豌豆属牧草品种,以引进野豌豆属毛苕子(Vicia villosa)和箭筈豌豆(V. sativa)两个种的9个品种为试验材料,连续两年从物候期、产量性状、营养品质等方面进行了适应性评价。结果表明,供试9个品种在坝上地区的生长周期为91~106 d,均能完成整个生育周期。毛苕子的鲜草产量和株高显著高于箭筈豌豆(P <0.05);鲜干比显著低于箭筈豌豆(P <0.05);毛苕子的平均可溶性糖含量和相对饲用价值低于箭筈豌豆,平均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粗灰分含量、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均高于箭筈豌豆。其中毛苕子‘土库曼苕’的干草产量显著高于箭筈豌豆品种的(P <0.05),干草产量和株高分别为4 016.72 kg·hm^(-2)和102.02 cm;粗蛋白含量为20.10%,相对较高;相对饲用价值为132.23,与箭筈豌豆品种间差异不显著(P> 0.05),营养品质较好。综合评价得出,野豌豆属两种牧草毛苕子和箭筈豌豆均适宜在河北坝上地区种植和利用,其中以毛苕子品种‘土库曼苕’为优先选择。研究结果可为河北坝上地区豆科牧草资源的补充提供理论依据。

谢楠;冯伟;智健飞;杜姿璇;刘振宇;刘忠宽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河北省肥料技术创新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5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河北省肥料技术创新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5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河北省肥料技术创新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5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河北省肥料技术创新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5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河北省肥料技术创新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5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河北省肥料技术创新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51

农业科学

毛苕子箭筈豌豆物候期产量性状农艺性状营养品质相对饲用价值

《草业科学》 2022 (10)

P.2171-2179,9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D19009)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CARS-34)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农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专项(18227530D-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科技创新专项课题(2022KJCXZX-ZHS-7)。

10.11829/j.issn.1001-0629.2021-0702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