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水土流失型面源污染模型初探OA北大核心CSTPCD
为研究丘陵山区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协同过程机理对丘陵山区环境改善的作用,本研究研发出一种分布式水土流失型面源污染模型,该模型通过耦合多个水土流失型面源污染关键过程模块,从源、流、汇等角度精准刻画水土流失型面源污染过程机理;进而开发了基于优化算法的汇流模块,解决了分布式模型运算效率低等技术问题。本研究利用新模型评价了三峡库区菁林溪流域水土流失型面源污染时空演变规律,并模拟了退耕还林、化肥减量、坡改梯和滨岸缓冲带对水土流失型面源污染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查看全部>>
朱凯航;陈磊;王怡雯;刘国王辰;颜小曼;郭晨茜;张亮;沈珍瑶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北京100875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北京100875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北京100875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北京100875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北京100875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北京100875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武汉430077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北京100875
资源环境
水土流失面源污染分布式模型吸附态磷丘陵山区三峡库区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2 (11)
P.2382-2394,13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