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态环境学报|广州市城市公园土壤重金属累积特征、形态分布及其生态风险

广州市城市公园土壤重金属累积特征、形态分布及其生态风险OA北大核心CSTPCD

中文摘要

城市公园土壤环境质量对城市绿色发展和居民健康均有重要影响。为了解广州市城市公园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形态分布特征及其生态风险情况,以广州市核心城区典型城市公园表层土壤为对象,系统分析了土壤中Pb、Cd、Cr、Cu、Zn和Ni等6种重金属的含量;运用Tessier连续提取法分析重金属的可交换态(F1)、碳酸盐结合态(F2)、铁锰氧化态(F3)、有机态(F4)和残渣态(F5)等5种重金属形态的分布特征;同时运用次生相与原生相比值法(RSP)和风险评价编码法(RAC)对城市公园表层土壤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估与讨论。结果表明,(1)广州市城市公园土壤中Pb、Cr、Cu、Zn、Ni和Cd的平均含量依次为64.71、58.55、37.59、131.04、23.16和0.54 mg·kg^(−1)。运用单因子指数法分析重金属累积特征发现,城市公园土壤中Pb、Cr、Cu、Zn和Ni为轻污染,仅部分区域为中污染,而Cd为重污染。(2)重金属形态分析表明不同重金属的形态分布特征存在较大的差异,Pb、Cr、Cu、Zn和Ni以残渣态和铁锰氧化态为主,而Cd以可交换态和铁锰氧化态为主。重金属形态分布的异质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重金属的迁移特性及其潜在环境风险的差异。(3)次生相与原生相比值法和风险指数编码法计算结果均表明广州市城市公园表层土壤中Cd的生态风险显著高于其他重金属,生态风险强弱顺序为Cd>Zn>Cu>Pb>Ni>Cr;空间分布上,核心城区中部(天河区、白云区和黄埔区)Cd的生态风险相对较高。综上所述,广州市核心城区城市公园表层土壤的主要重金属污染物为Cd,其生态风险远高于其他重金属,在今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绿色发展及土壤环境风险管控中应当引起重视。

谢邵文;郭晓淞;杨芬;黄强;陈曼佳;魏兴琥;刘承帅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广东佛山528000 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2 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华南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广东省农业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50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广东佛山528000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广东佛山528000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华南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广东省农业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50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广东佛山528000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2 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华南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广东省农业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50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01

资源环境

广州市城市公园土壤环境重金属形态分布生态风险评价

《生态环境学报》 2022 (11)

P.2206-2215,1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