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粒种咖啡新发砖红镰刀叶枯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病原生物学分析OA北大核心CSTPCD
针对引起海南省白沙农场中粒种咖啡成株叶片呈砖红色枯萎症状的一种未知病害的病原菌进行分离,分离得到菌株21BS02-1和21BS02-2。将分离菌株接种到叶片并观察症状,发现菌株21BS02-1的发病症状与田间症状一致,通过再分离获得的菌株发病症状也与初始病原菌症状一致,由此确定菌株21BS02-1即为致病菌。菌株21BS02-1的菌落主要呈白色,毡状,菌丝致密,菌落中央呈玫瑰色;其菌丝体细长,部分菌丝为有隔菌丝;大型分生孢子两端稍弯曲,形状似镰刀,其大小为(56.26~175.76)μm×(12.93~19.78)μm,有3~7个分隔;小型分生孢子较少,呈椭圆形,0~1个分隔;根据形态特征初步鉴定该病原菌为镰刀菌(Fusarium sp.)。进一步对菌株21BS02-1的ITS、β-tubulin、TEF基因序列进行克隆测序,经Blast搜索表明,其ITS、β-tubulin、TEF序列与Fusarium lateritium的同源性分别达到99.56%(MN686293)、100%(KJ00154)、99.68%(KF918550)。3个单基因聚类树均一致,表明菌株21BS02-1属于砖红镰刀菌(F. lateritium)。生物学特性测定表明,致病菌21BS02-1最适合的培养基为OMA和CMA培养基;碳源为蔗糖时的利用率最高;牛肉浸膏为致病菌最适生长的氮源;12 h光暗交替条件下菌丝生长最快;pH在7~9范围内最适合该致病菌生长。本研究是砖红镰刀菌(F. lateritium)侵染中粒种咖啡较为详细的报道。
王倩;吴伟怀;贺春萍;梁艳琼;陆英;易克贤
海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热带农林生物灾害绿色防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南海口570228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农村部热带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海南海口57110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农村部热带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海南海口57110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农村部热带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海南海口57110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农村部热带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海南海口57110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农村部热带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海南海口57110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农村部热带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海南海口571101
农业科技
咖啡叶枯病病原鉴定砖红镰刀菌
《热带作物学报》 2022 (11)
P.2345-2355,1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