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水土保持研究|岷江上游土壤侵蚀时空演变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岷江上游土壤侵蚀时空演变特征及其成因分析OA

Spatiotemporal Dynamics of Soil Erosion and Associated Influencing Factors in the Upper Minjiang River Watershed

中文摘要

为研究岷江上游流域土壤侵蚀动态变化情况,使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和统计学、空间分析等方法探讨了该区域2001—2017年土壤侵蚀时空演变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1)岷江上游流域土壤侵蚀主要发生在西部、西南部、东北部和东南部.(2)土壤侵蚀模数显著减小区域主要分布在流域西部和西南部,从地形、降水和土地利用看,主要分布于海拔2500~5000 m、坡度大于15°、年均降水量800~1200 mm的区域和林地侵蚀区.土壤侵蚀显著增加区域主要分布在北部和东南部,其中以中山、亚高山区域和年均降水量400~800 mm的干旱河谷区域为主.(3)土壤侵蚀状况与海拔、坡度、年降水量和植被类型在空间上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随着海拔、坡度、年降水量增加,土壤侵蚀现象越明显.(4)未利用地、草地和林地土壤侵蚀较明显,侵蚀占比(轻度及以上侵蚀面积占该类型的比例)分别为87.11%,39.75%和9.49%.(5)不同类型林地侵蚀占比由大到小为疏林地(15.04%)>针叶林(13.50%)>混交林(4.41%)>阔叶林(0.97%).林地土壤侵蚀主要受降水和植被覆盖度影响;而灌木和草地土壤侵蚀主要受制于降水.综上,未来该区域生态恢复需要重点加强对高海拔带(>2500 m)、坡度大于25°以及草地区域的植被恢复研究,进一步提高各类型植被水源涵养功能,开展流域土壤侵蚀分类治理,提高区域土壤侵蚀防治效果.

余恩旭;张明芳;蒋志魏;徐亚莉;邓诗宇

电子科技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成都 611731电子科技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成都 611731电子科技大学 长三角研究院(湖州),浙江 湖州 313001电子科技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成都 611731电子科技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成都 611731

农业科技

岷江上游流域土壤侵蚀动态评价时空特征植被变化

《水土保持研究》 2023 (1)

非稳态条件下西南亚高山流域森林恢复的水文响应定量

1-10,17,11

国家重点研究发展计划(2017YFC05050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70759)

10.13869/j.cnki.rswc.2023.01.003.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