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茶优势株系芽叶性状与生化成分的鉴定与评价OA北大核心CSTPCD
Iden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n Leaf Bud Traits and Biochemical Components of Dominant Strains of Camellia tachangensis
为科学合理选育出优质大厂茶无性系新品种(系),本研究以7个大厂茶优势株系为研究材料,以福鼎大白茶为对照,对其芽叶性状、主要生化成分、儿茶素组分及氨基酸组分进行综合分析和系统评价.结果表明,7个大厂茶优势株系芽叶性状呈中叶或大叶种,芽叶黄绿,无茸毛或少毛,叶椭圆或长椭圆形,叶质硬脆,叶齿浅且钝,叶面微隆,叶缘微波,叶厚有光泽等特征.生化成分分析表明,7个大厂茶优势株系水浸出物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和ECG含量较高,属优良茶树种质资源.其水浸出物含量、咖啡碱含量、茶多酚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粗纤维含量、维生素C含量、蛋白质含量、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47.02%~48.70%、2.91%~3.42%、19.03%~21.07%、4.07%~4.84%、7.43%~8.38%、208.00~332.00 mg/100 g、33.82~35.07 mg/100 g、3.23%~3.85%,酚氨比变化范围为3.98~5.04.主要儿茶素组分含量大小顺序为C>ECG>EC>EGCG>EGC,C和ECG含量较高,均显著高于CK,其变化范围分别为5.25%~9.02%和6.11%~7.64%,而EGCG和EGC含量较低,显著低于CK,其变化范围分别为0.08%~1.44%和0.05%~0.31%.7个大厂茶优势株系共有19种氨基酸被检出,氨基酸各组分之间的种类和含量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含量较高的5个氨基酸组分依次是茶氨酸>谷氨酸>精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占氨基酸总量的82.14%以上.各芽叶性状与生化成分之间有一定相关性.基于16个生化成分的主成分分析显示,16个生化成分被简化为5个因子,累计贡献率达95.68%,包含16个生化成分的大部分信息.综合评价显示,7个大厂茶优势株系中排名前三的依次是L17、L22和L06,为大厂茶新品种(系)的选育奠定基础.本研究还鉴定出L06、L17和L203个具有适制绿茶潜在特性的大厂茶优势株系,L12、L13、L21和L224个具有红绿茶兼制潜在特性的大厂茶优势株系.
李彩云;宋勤飞;牛素贞;赵支飞;何应琴;李芳;马安权
贵州大学茶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贵州大学茶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贵州大学茶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贵州大学茶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贵州大学茶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贵州大学茶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普安县泰安白龙古茶专业合作社,贵州普安 561500
农业科技
大厂茶芽叶性状生化成分鉴定
《热带作物学报》 2022 (12)
2564-2575,1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21YFD1200203-1,No.2021YFD1100307)贵州省教育厅重点领域项目(黔教合KY[2021]042).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