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临床医药杂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期间冠状动脉内输注阿替普酶对微循环功能的影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期间冠状动脉内输注阿替普酶对微循环功能的影响OACSTPCD

中文摘要

目的探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期间冠状动脉内输注阿替普酶对微循环功能急性侵入性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心内科行急诊PCI的80例缺血时间≤6 h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阿替普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阿替普酶组于再灌注[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2级]后将10 mg阿替普酶注入至冠状动脉罪犯血管中,然后植入支架;对照组于再灌注(TIMI血流分级≥2级)后立即植入支架。PCI后,检测2组微循环功能急性侵入性参数[微循环阻力指数(IMR)、阻力储备比(RRR)和血流储备分数(CFR)]。结果阿替普酶组、对照组的IMR分别为22.0(17.0,42.0)、33.0(17.0,5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替普酶组的CFR、RRR分别为1.4(1.1,1.9)、1.6(1.4,2.6),对照组的CFR、RRR分别为1.3(1.1,1.8)、1.6(1.3,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显示,缺血时间和阿替普酶与IMR无交互作用(P=0.155),缺血时间和阿替普酶与CFR(P=0.014)、RRR(P=0.027)存在交互作用。在缺血时间<2 h的患者中,阿替普酶组CFR、RRR依次为2.0(1.7,2.3)、2.2(2.0,2.6),分别高于对照组的1.2(1.1,1.7)、1.5(1.3,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接PCI期间向冠状动脉罪犯血管中输注阿替普酶,对缺血时间≤6 h的急性STEMI患者PCI结束时罪犯血管微循环功能(IMR、CFR、RRR)无明显影响。

张莎;钟斌;卜曦;

陕西省安康市中医医院药剂科,陕西安康725000陕西省安康市中医医院心血管科,陕西安康725000陕西省安康市中医医院制剂室,陕西安康725000

医药卫生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阿替普酶微循环功能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性侵入性参数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2 (024)

P.66-70 / 5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