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热带作物学报|油莎豆5-烯醇式丙酮酰莽草酸-3-磷酸合酶基因CeEPSPS的克隆与分析

油莎豆5-烯醇式丙酮酰莽草酸-3-磷酸合酶基因CeEPSPS的克隆与分析OA

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eEPSPS, a Gene Encoding 5-Enolpyruvylshikimate-3-Phosphate Synthase from Tigernut (Cype-rus esculentus L.)

中文摘要

起源于非洲和地中海沿岸的油莎豆以适应性广、产油量高而成为我国的新型油料作物.为促进该物种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基于基因组和转录组数据对油莎豆及代表性单子叶植物的EPSPS基因进行系统鉴定.结果表明:与大多数植物类似,油莎豆仅含有1个EPSPS基因,其包含7个内含子,命名为CeEPSPS;RT-PCR分离到的CeEPSPS编码区序列为1584 bp,预测编码514个氨基酸,其N端的前70个残基为叶绿体信号肽,77~508位残基为高度保守的EPSP合酶结构域(PF00275);与EPSP合酶结构域相比,信号肽在不同植物中变异较大;CeEPSPS成熟蛋白的理论分子量为47.32 kDa,等电点为5.49,总平均疏水指数为0.069,脂肪族指数为93.76,不稳定系数为31.73,与其他物种相近,均属于稳定的疏水型酸性蛋白;进化分析支持油莎豆划归为禾本目莎草科.序列比对和基因组测序分析结果显示,56份油莎豆种质不存在已报道的草甘膦抗性变异.qRT-PCR分析结果显示,CeEPSPS主要在成熟叶片和块茎中表达,其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芽、幼嫩叶片、衰老叶片和芽茎.此外,本研究还构建了CeEPSPS的植物过表达载体,这为下一步的草甘膦抗性育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邹智;肖艳华;张丽;赵永国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三亚研究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海南省南繁生物安全与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海南海口 57110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三亚研究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海南省南繁生物安全与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海南海口 571101中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武陵山区特色资源植物种质保护与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 430074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三亚研究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海南省南繁生物安全与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海南海口 571101

农业科技

油莎豆莎草科油料作物5-烯醇式丙酮酰莽草酸-3-磷酸合酶草甘膦

《热带作物学报》 2023 (1)

橡胶树HbPIP2;3调控乳管水分平衡的分子机制研究

26-34,9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20RC7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1971688)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No.1630052017011).

10.3969/j.issn.1000-2561.2023.01.004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