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时空分异特征OA
Spatiotemporal Different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in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探究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时空耦合关系,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和依据.运用TOPSIS模型测算2010—2019年广西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指数,并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自相关模型剖析两者的协调水平、时空演变趋势及集聚效应.结果显示:(1)广西生态保护水平呈波动增长态势,生态保护高水平城市主要分布在桂东北部,低水平集中于中部与南部沿海城市,桂西部城市主要为"中间区",生态保护模式已由粗放式向全域型转变;(2)广西高质量发展水平经历了"加速增长—稳步优化—提质增效"的演变进程,指数由0.256升至0.622,在空间上大致呈"十"型带状发展格局;(3)广西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调水平持续提升,逐步转入初级与中级协调阶段,各市协调类型经历了"濒临失调—勉强协调—初级协调—中级协调"的梯度提升阶段,形成了"一核三副三带"高低发展态势;(4)广西市际间的协调度Moran's I指数均为负值且表现为下降趋势,呈负相关分布特征,市域差异持续增大,玉林、南宁、柳州、桂林市成为区域高值极化主区域.将"五位一体"发展理念贯穿经济发展,持续推进生态治理修复工作,是推动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协调并进的要点.
李文辉;周兴;钟锦玲
南宁师范大学 自然资源与测绘学院,南宁 530100南宁师范大学 自然资源与测绘学院,南宁 530100南宁师范大学 自然资源与测绘学院,南宁 530100
管理科学
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可持续发展广西壮族自治区
《水土保持研究》 2023 (2)
165-174,185,11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红水河流域生态环境安全综合评价及维护对策研究"(桂科自0679026)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