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水土保持学报|多露石石漠化区岩面流对岩-土界面土壤的冲蚀效应

多露石石漠化区岩面流对岩-土界面土壤的冲蚀效应OA

Erosion Effect of Rock Surface Flow on Soil at Rock-soil Interface in Rocky Desertification Area

中文摘要

岩面流在基岩出露的喀斯特石漠化区普遍存在,其容易受岩面形状影响以汇聚或分散的方式对岩—土界面处土壤进行冲刷侵蚀,这是喀斯特石漠化区土壤侵蚀/漏失发生的重要物理过程.为分析不同岩面形状下岩面流对岩—土界面土壤颗粒分布的影响,揭示岩面流对岩—土界面土壤的冲蚀效应,选择具有典型石漠化特征的休耕地(1年岩面流冲刷作用),在其中选取3种典型岩面形状(平直型、外凸型和内凹型岩面)为研究对象,采用激光粒度仪分析法,分析距岩—土界面不同水平距离(0~2,2~4,4~6,6~8,8~10,20 cm)及不同土层(0—10,10—20 cm)处土壤的颗粒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不同岩面形状下岩面流对岩—土界面处土壤的冲蚀影响依次为内凹型>平直型>外凸型;内凹型岩—土界面处土壤中黏粒含量最低,外凸型岩—土界面处土壤中黏粒含量最高;(2)岩面流对岩—土界面土壤冲蚀作用主要集中在距岩—土界面水平距离0~2 cm范围内,在其范围内内凹型岩—土界面土壤的砂粒含量均显著高于外凸型和平直型,而在距岩—土界面其他水平距离处土壤颗粒分布情况无显著性差异;(3)在岩面流影响下岩—土界面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均值排序依次为外凸型>平直型>内凹型,与土壤中黏粒含量呈正比,砂粒含量呈反比.研究结果可为深入认识基岩出露石漠化区土壤侵蚀/地下漏失发生过程提供科学参考.

臧俊;彭旭东;戴全厚;刘婷婷;许胜兵

贵州大学林学院,贵阳 550025贵州大学土壤侵蚀与生态修复研究中心,贵阳 550025贵州大学林学院,贵阳 550025贵州大学土壤侵蚀与生态修复研究中心,贵阳 550025贵州大学林学院,贵阳 550025

农业科技

露石岩面流岩—土界面土壤颗粒组成石漠化区

《水土保持学报》 2023 (2)

石漠化坡地岩—土界面干缩裂隙发育对水土流失/漏失影响机理

19-26,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67054,42007067)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基础[2020]1Y176)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科技人才成长项目(黔教合KY字[2021]082)贵州省高层次创新型千层次人才项目贵州省一流学科建设项目(GNYL[2017]007)贵州大学培育项目(贵大培育[2019]36号)

10.13870/j.cnki.stbcxb.2023.02.003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