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地质论评|扬子西缘中元古界黑山组MISS构造的发现及其古环境意义

扬子西缘中元古界黑山组MISS构造的发现及其古环境意义OA

Discovery and Paleoenvironment significance of the MISS from the Mesoproterozoic Heishan Formation in the western margin of the Yangtze

中文摘要

通过1∶5万区域地质调查及剖面研究,在扬子西缘云南东川地区黑山组发现大套流纹质凝灰质板岩夹层,获得LA-ICP-MS锆石U-Pb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522±15 Ma,同时在中元古界黑山组泥质板岩中发现微生物成因沉积构造(MISS),通过对MISS及围岩进行电子探针、XRF分析及能谱分析,研究发现MISS主要成分为P、S、Fe、Cr,明显是微生物沉积过程中形成的化合物特征;而围岩主要为Al、Si、K、Mg、Ti,为正常黏土质矿物组成元素,两者存在较大差别.笔者等发现的MISS是目前扬子西南缘已知发现的最古老的MISS;MISS在黑山组的出现表明了中元古代时期微生物群落的繁盛,反映了当时沉积环境为滨岸浅水潮上带,在凹陷的位置微生物参与形成了这样不规则的条带皱饰构造,为中元古代地层微生物区域对比、古环境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对于恢复康滇裂谷盆地的生物—沉积作用和环境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刘军平;刘卫东;李维科;李健;何世军;莫雄;关奇

云南省地质调查院,昆明,650216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自然资源部三江成矿作用及资源勘查利用重点实验室,昆明,650051云南省地质调查院,昆明,650216自然资源部三江成矿作用及资源勘查利用重点实验室,昆明,650051云南省地质调查院,昆明,650216自然资源部三江成矿作用及资源勘查利用重点实验室,昆明,650051

微生物成因沉积构造古环境锆石U-Pb中元古界黑山组东川地区

《地质论评》 2023 (2)

461-468,8

本文为云南省自然资源厅项目"云南省1∶5万撒马基幅、因民幅、贵城幅、舒姑幅区域地质调查(编号:D201905)、云南1∶5万大庄幅、法裱幅、底土幅、甸中幅4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编号:D202207)、云南省古生物化石开发保护调查(编号:530000210000000021416)"、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项目"云南古生物化石产地示范调查(编号:DD20190601)"以及"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对象项目(编号:202305AD160031)的成果.

10.16509/j.georeview.2022.10.07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