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期与密度对油蔬两用型油菜中油杂19产量的影响OA
Effects of sowing date and planting density on yield of oil-vegetable double usage type rape Zhongyouza 19
为了探讨播期、密度对油蔬两用型油菜产量及构成的影响,为其高产栽培提供参考,本文以中油杂19为试验对象,2020~2021年在典型的酸性红壤旱地开展摘薹方式、播期、密度三因素裂区试验,主区设置为蕾薹期摘主序和蕾薹期不摘薹,裂区为播期处理,分别为10月3日和10月13日(常规播期),副裂区为密度处理,行株距分别为30 cm×10 cm(33.3×105株·hm?2,D1),30 cm×12 cm(27.8×105株·hm?2,D2),30 cm×15 cm(22.2×105株·hm?2,D3),30 cm×20 cm(16.7×105株·hm?2,D4),分析不同处理下生育进程、菜薹产量、菜籽产量及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摘薹与未摘薹相比,初花期、终花期、成熟期推迟6 d~15 d,株高、有效分枝部位高度分别显著降低10.6%、63.1%,茎增粗、一次有效分枝数分别增加7.89%、21.9%,单株角果数、每角果粒数基本不变,千粒重显著降低9.59%,油菜地上部干物质量和籽粒产量随着密度减小而降低,但降幅小于未摘薹处理;播期延后10 d,蕾薹期推迟达12 d,株高显著降低,茎粗显著减小;随密度减小,生育进程不受影响,薹粗、单株角果数显著增加,菜薹产量、地上部干物质量和菜籽产量显著降低.因此,油蔬两用型油菜中油杂19菜薹、菜籽产量受密度和播期共同影响,油蔬两用型油菜中油杂19栽培上提倡适当密植早播,从而兼顾菜薹和菜籽产量.
肖小军;吕伟生;肖国滨;郑伟;熊文;韩德鹏;李亚贞;黄天宝;刘小三;曹九龙
江西省红壤研究所/江西省红壤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西 南昌 330046江西省红壤研究所/江西省红壤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西 南昌 330046江西省红壤研究所/江西省红壤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西 南昌 330046江西省红壤研究所/江西省红壤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西 南昌 330046江西省红壤研究所/江西省红壤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西 南昌 330046江西省红壤研究所/江西省红壤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西 南昌 330046江西省红壤研究所/江西省红壤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西 南昌 330046江西省红壤研究所/江西省红壤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西 南昌 330046江西省红壤研究所/江西省红壤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西 南昌 330046进贤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江西 进贤 331700
农业科技
油菜油蔬两用播期密度产量
《土壤与作物》 2023 (1)
结合GWAS与RNA-seq技术挖掘油菜耐铝相关SNP位点及重要候选基因
44-52,9
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20203BBF63034、20181ACF600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860392,32160463)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12)江西省油菜产业技术体系专项(JXARS-08).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