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学装备|改良式俯仰交替卧位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患者肺功能临床效果评估

改良式俯仰交替卧位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患者肺功能临床效果评估OACSTPCD

Assessment of the clinical effect of modified alternation for prone and supine position in improving lung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ARDS undergoing mechanical ventilation

中文摘要

目的:评估改良式俯仰交替卧位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患者肺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80例拟行机械通气的ARDS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均进行俯卧位机械通气(PPV)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俯卧位2 h+仰卧位3 h的循环体位;观察组患者采取改良式俯仰交替卧位(俯卧位4 h+仰卧位1 h循环),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呼吸频率(R)、心率(HR)、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肺损伤预测评分(LIPS)等临床资料.并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死腔分数生理死腔(VD)与潮气量(VT)的比值(VD/VT)及呼吸动力学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脏指数(CI)、每搏输出量(SV)及每搏输出量变异率(SVV)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间点两组患者MAP、CVP、CI、SV及SVV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VD/V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8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值水平均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氧合指数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97,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气道阻力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气道阻力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01,P<0.05).结论:PPV可有效改善ARDS患者临床症状,其中治疗期间采取改良式俯仰交替卧位对改善患者氧合指数及VD/VT方面具有一定帮助.

王春丹;穆记兰;刘丹;王相如;周祥

鞍山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 辽宁 鞍山 114001鞍山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 辽宁 鞍山 114001鞍山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 辽宁 鞍山 114001鞍山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 辽宁 鞍山 114001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重症医学科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医药卫生

血流动力学死腔分数氧合指标机械通气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改良式俯仰交替卧位

《中国医学装备》 2023 (3)

109-112,4

201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基金(19BGL138)"ARDS患者俯卧位通气对改善氧合状态的作用"

10.3969/J.ISSN.1672-8270.2023.03.023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