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南农业科学|油菜临界磷浓度稀释曲线模型的构建和验证

油菜临界磷浓度稀释曲线模型的构建和验证OACSTPCD

Construction and Validation of Critical Phosphorus Concentration Dilution Curve Model in Rape

中文摘要

构建基于地上部生物量的油菜临界磷浓度(Pc)稀释曲线模型,并利用此模型确定磷营养指数(PNI),为实现油菜磷肥精准管理提供科学参考.采用中双6号和华油杂9号2个油菜品种,在2020-2022年进行4个不同施磷量(0、35、70、105 kg/hm2,分别用P0、P35、P70、P105表示)的田间试验,在油菜关键生育时期测定地上部生物量(W)、植株磷浓度(PPC)及产量,通过统计分析和模型建立技术,构建和验证基于W的油菜Pc稀释曲线模型.结果表明,油菜W随生育时期的推进呈增加趋势,不同磷肥处理间表现为PO<P35<P70≈P105;而PPC则随W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增施磷肥可显著提高油菜产量,2个品种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油菜产量随磷肥用量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P70处理可达产量最高值,二次多项式方程拟合得到了油菜适宜的平均施磷量为81.8 kg/hm2,其理论平均产量可达到最高,为3 595.83 kg/hm2o建立了 2个油菜品种统一的Pc稀释曲线模型(Pc=7.39W-0.16,R2=0.80).检验指标均方根误差(RMSE)为0.98 g/kg,标准化均方根误差(n-RMSE)为15.59%,模型稳定性较好.不同磷肥处理下PNI在0.56~1.11变化,在同一生育时期,PNI随施磷量的增加而上升.综合考虑油菜产量及PNI,推荐油菜适宜的施磷量为70.0~81.8 kg/hm2.

曾丽丽;江俊松

安阳市农业科学院,河南安阳455000||永城职业学院基础部,河南永城476600华中农业大学国家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0

农业科技

油菜中双6号华油杂9号施磷量临界磷浓度稀释曲线磷营养指数产量

《河南农业科学》 2023 (4)

51-59,9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02000410523)

10.15933/j.cnki.1004-3268.2023.04.006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