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nVEST模型的伊洛河流域水源涵养能力评估OACSTPCD
Assessment of Water Conservation Capacity of Yiluo River Basin Based on the InVEST Model
水源涵养是生态系统最重要的服务功能之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强调聚焦重点区域,恢复重要生态系统,对强化水源涵养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收集并分析伊洛河流域 1975-2019年的气象及下垫面资料,采用 InVEST模型产水模块计算 1975-2019 年伊洛河流域每 5 年 1 期共 9 个时段的产水量,采用流速系数、土壤饱和导水率等对产水量进行修正,估算流域的水源涵养量,具体分析伊洛河流域降水、产水与水源涵养的特征及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975-2019 年,伊洛河流域多年平均水源涵养量为 11.3 mm,多年平均产水量为 143.2 mm,产水量及水源涵养量整体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在1980-1984 年达到峰值;流域水源涵养能力空间分布特征为上游植被丰富、土石山区水源涵养能力强,中下游相对较弱;对流域气象要素单相关及复相关分析,水源涵养能力与降水显著正相关,与参考作物蒸散发相关性不显著;流域内土地利用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水源涵养能力空间分布,上游水源涵养高值区及退耕还林还草区受影响显著.研究结果可为相似流域水源涵养能力的评估提供参考.
贾雨凡;王国庆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南京 210098||河海大学水安全与水科学协同创新中心,南京 210098||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南京 210098河海大学水安全与水科学协同创新中心,南京 210098||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南京 210098||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29
农业科技
水源涵养能力InVEST模型伊洛河流域
《水土保持学报》 2023 (3)
INFEWS:U.S.-China:自然-人类相互作用下的黄河流域“粮食-能源-水”系统互馈机理与协同调控
101-108,8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C32011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2243228,52121006,41961124007)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