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临床医药杂志|3种引流方式在单孔胸腔镜Ⅰ期肺癌手术患者术后胸腔引流中的应用

3种引流方式在单孔胸腔镜Ⅰ期肺癌手术患者术后胸腔引流中的应用OACSTPCD

中文摘要

目的观察3种引流方式在单孔胸腔镜Ⅰ期肺癌手术患者术后胸腔引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5例单孔胸腔镜Ⅰ期肺癌手术患者,按照引流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胸腔引流管联合猪尾巴导管)、对照1组(胸腔引流管联合深静脉穿刺管)、对照2组(胸腔引流管),每组35例。比较3组术后引流情况、恢复指标、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镇痛泵自控按压次数、不良事件及术后3个月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术后引流总量多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对照1组多于对照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以及术后3个月时,研究组胸腔内残留积液量均少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且对照1组少于对照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切口拆线时间,切口1级愈合率,术后24、48 h的VAS评分,镇痛泵自控按压次数,住院期间脱管、气胸、血胸、肺不张发生率以及术后3个月气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堵管发生率为2.86%,低于对照1组的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胸腔引流管、胸腔引流管联合深静脉穿刺管相比,胸腔引流管联合猪尾巴导管可有效增加单孔胸腔镜Ⅰ期肺癌手术患者术后胸腔引流量,提高引流效率,缩短引流管留置时间,降低堵管发生风险。

徐玉生;许扬;陈红星;李雪;唐朝亮;

安徽省庐江县人民医院胸外科,安徽合肥231500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安徽合肥230001

临床医学

肺癌单孔胸腔镜手术胸腔引流管深静脉穿刺管猪尾巴导管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 (007)

P.40-44 / 5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