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水产学报|东太平洋赤道海域茎柔鱼角质颚形态差异

东太平洋赤道海域茎柔鱼角质颚形态差异OACSTPCD

Variation in beak morphology of Dosidicus gigas in the eastern equatorial Pacific

中文摘要

海洋生物的表型与其栖息环境密切相关,了解其与资源利用相关的表型特征有助于理解其资源利用方式及生态位特征.茎柔鱼广泛分布于东太平洋,是该海域生态系统的关键种,其个体形态受环境影响变化明显.为探究不同环境条件是否会对茎柔鱼的重要摄食器官角质颚的形态产生影响,本研究对东太平洋赤道海域加拉帕戈斯群岛东、西部两个群体共244尾茎柔鱼的角质颚进行了形态学分析.采用传统形态方法测量了角质颚的12项外部形态参数,并利用几何形态测量方法对其上、下角质颚图像分别设置…查看全部>>

高小迪;方舟;陈新军;李云凯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 201306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 201306||上海海洋大学,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1306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 201306||上海海洋大学,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1306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 201306||上海海洋大学,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1306||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远洋与极地渔业创新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90||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山东 青岛 266071

农业科技

茎柔鱼角质颚环境几何形态东太平洋赤道海域

《水产学报》 2023 (5)

热带东太平洋中上层鲨鱼的生态角色及对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调控机制

95-107,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872573)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19ZR1423000)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开放课题(2017-1A03)农业农村部远洋与极地渔业创新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19-3)

10.11964/jfc.20210112594

评论

您当前未登录!去登录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