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土壤与作物|挠力河自然保护区不同类型土地中微塑料分布与组成特征

挠力河自然保护区不同类型土地中微塑料分布与组成特征OACSTPCD

Distribution and composi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plastics from different types of land in Naolihe Nature Reserve

中文摘要

微塑料作为一种新兴环境污染物,广泛分布于全球各生态系统中,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为了解微塑料在挠力河自然保护区分布、组成特征及生态风险,本研究以保护区内旱田地、水田地、林地和沼泽四种类型土地为研究对象,利用改进的浮选分离法对不同样品中微塑料进行分离,使用体式显微镜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μ-FITR)对0.02~5 mm粒径范围的微塑料进行检测,观察并鉴定微塑料形状、颜色,分析其丰度和成分,同时采用风险指数(R)和污染负荷指数(PLI)对微塑料生态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微塑料形状有纤维状、碎片状、薄膜状和颗粒状四种,纤维状和薄膜状分别占比31.5%、37.0%,其中薄膜状微塑料在旱田地和沼泽两种类型土地中含量差异显著(P<0.05);微塑料颜色包括白色、黑色、红色、蓝色和透明色五种,各颜色微塑料组分在四种类型土地中差异不显著;微塑料成分包括聚丙烯(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聚乙烯(PE)三种,分别占54.5%、27.3%和18.2%,且各组分间无相关性.(2)微塑料丰度范围为3.33~30.0 n·kg?1,平均丰度为14.3 n·kg?1,且旱田地微塑料平均丰度显著大于林地和沼泽两种类型土地(P<0.05);微塑料平均丰度在空间上呈现旱田地(21.1 n·kg?1)>水田地(12.2 n·kg?1)>沼泽(10.7 n·kg?1)>林地(8.89 n·kg?1)的分布趋势.(3)尺寸小于1 mm的微塑料占总检出微塑料的87.7%,且主要集中在0.2~0.5 mm和0.5~1 mm粒径范围内,分别占30.1%和34.2%.(4)保护区四种土地利用类型平均风险指数为3.64,总体污染负荷指数为2.31×10?2,分析可得保护区总体生态风险水平较低.数据显示,挠力河自然保护区四种类型土地中均存在不同丰度的微塑料,并且具有独特的赋存形态及分布特征,这为保护区微塑料污染防控和迁移转化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持.

教明明;卓依恒;孙泽林;崔兴波;孟昭军;刘曼红

东北林业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150040东北林业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150040东北林业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150040黑龙江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黑龙江 双鸭山155100东北林业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150040东北林业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150040

资源环境

挠力河自然保护区微塑料不同类型土地丰度风险评估

《土壤与作物》 2023 (2)

141-152,12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H2020C088).

10.11689/sc.202208180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