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水土保持研究|陕西秦岭地区生态干扰风险空间分异规律研究

陕西秦岭地区生态干扰风险空间分异规律研究OACSTPCD

Research on the Spatial Variation of Ecological Disturbance Risk of the Qinling Belt in Shaanxi Province

中文摘要

[目的]揭示不同自然生态状况、资源环境禀赋以及人类干扰强度条件下秦岭地区的生态风险空间分布规律,对秦岭生态保护具有重要理论意义.[方法]以秦岭地区(陕西段)为研究区域,选取坡度、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类型、生态空间类型等14个指标,基于层次分析权重赋值法和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技术,构建生态干扰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开展了秦岭地区(陕西段)生态干扰风险空间分异规律研究.[结果]秦岭地区(陕西段)生态干扰风险整体呈现"北高—中低—南中"的空间异质性分布格局,生态干扰较高和高风险区分布在秦岭北麓一带以及汉滨区、汉台区、城固县部分区域.低风险、较低风险、中风险、较高风险和高风险区分别占比26.46%,42.44%,19.92%,8.62%和2.56%.秦岭地区(陕西段)人类活动分布较为集中,占研究区面积11.18%的生态干扰较高和高风险区域集中了研究区内36.26%的人类活动面积,并提出了县域单元生态干扰风险预警机制.[结论]陕西秦岭地区生态干扰风险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特征,整体生态干扰风险程度较低,研究结果对于秦岭地区人类干扰活动监管策略优化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张新胜;蔡明勇;邰文飞;陈绪慧;史雪威

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北京 100094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北京 100094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北京 100094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北京 100094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北京 100094

资源环境

生态干扰风险生态保护红线秦岭地区(陕西段)

《水土保持研究》 2023 (4)

115-121,129,8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B3901103)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资助项目(SKLGP2020K005)

10.13869/j.cnki.rswc.2023.04.053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