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态学报|秦岭生态地质环境系统研究关键思考

秦岭生态地质环境系统研究关键思考OACSTPCD

Key thoughts on the study of eco-geological environment system in Qinling Mountains

中文摘要

生态地质环境系统研究应以地质学为基础,以生态学为指导,研究岩石、土壤、水、生物等在地质作用下产生的生态问题.秦岭生态地质特色鲜明,是催生生态地质基础理论、形成生态地质保护对策的理想实践地,迫切需要对秦岭生态地质环境角色地位予以系统剖析,梳理秦岭生态地质环境系统面临的主要挑战,构建秦岭生态地质环境系统框架体系.研究提出秦岭生态地质环境系统研究要把握以下关键思考:一是秦岭生态地质环境要素多元、圈层互馈过程复杂、灾害叠加影响效应突出、人-地-生相互作用强烈,立足生态秦岭面临的现实挑战,需认知秦岭生态地质环境系统的要素构成及家底,构建秦岭生态地质环境系统要素互馈演化模型,探索生态退化、水土流失和地质灾害共存递进关系,进而提出地质环境-生态环境-人类环境动态平衡调控对策;二是秦岭生态地质环境系统框架体系应以地质环境认知为基础,将生态环境充分融入地质环境之中整体考虑,并对各要素对生态环境影响进行梳理;其中,构造、地貌地质环境是"生态容器",岩石、土壤及水文地质环境是"生态载体",灾害地质环境是引起"生态损害"的重要因素,人类活动环境则为造成"生态扰动"的外在驱动;三是秦岭林体-土体-岩体-山体-水体五体关系复杂,内生互馈作用密切,认识"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同存-同演-同损-同荣规律的科学内涵,应立足于探究林体-土体-岩体-山体-水体的互馈与协同演进机制;四是秦岭地面生态损害、表层水土灾害、浅深层地质灾害呈现互馈耦合、共存递进演化特征,需重点把握"生态损害→地质灾害的递进关系及内在机制"这一关键问题;五是开展秦岭人类环境-地质环境-生态环境动态平衡调控机制研究,应以探索生态安全与人地协调的关系为核心,分析生态系统破坏和地质灾害与地质-地貌-气候-人类活动的时序演变关系,在此基础上探索生态地质环境系统的动态平衡机制,进而提出基于人地协调的生态安全防控策略.

彭建兵;马鹏辉;高帅;李振洪;申艳军;金钊;刘铁铭;李永红;庄建琦;王震洪;余琛;成玉祥

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西安 710054||长安大学陕西省黄河科学研究院,西安 710054||黄土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筹),西安 710054||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安全研究院,北京 100083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西安 710054||长安大学陕西省黄河科学研究院,西安 710054陕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西安 710068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西安 710054||长安大学陕西省黄河科学研究院,西安 710054||黄土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筹),西安 710054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西安 710054||黄土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筹),西安 710054||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西安 710061西安地质环境监测站,西安 710018长安大学陕西省黄河科学研究院,西安 710054||长安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西安 710054

秦岭生态地质环境系统地质环境生态损害生态安全

《生态学报》 2023 (011)

4344-4358 / 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秦岭生态地质环境系统演化与灾害风险管控项目(42341101)

10.5846/stxb20230331063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