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户与联户放牧经营下草玉梅与嵩草种群空间格局及其关联性OACSTPCD
Spatial Pattern and Correlation of Populations of Anemone rivularis and Kobresia myosuroides under Single-household Management and Multi-household Management Grazing Patterns
为探究单户与联户放牧下植物种群的分布格局及形成机理,加深了解不同放牧经营方式下植物种群的竞争及资源利用方式,选择并优化牧场管理,为高寒牧场的经营管理及高寒草甸的植被恢复探索理论依据.以甘南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采用点格局分析法,结合生物量、株高、盖度及丰富度稀疏化曲线探究了单户与联户放牧下主要物种草玉梅(Anemone rivularis)和嵩草(Kobresia myosuroides)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关联性.结果表明,(1)嵩草的生物量、株高、盖度在联户牧场较高,分别为37.3 g·m-2、22.1 cm、16.7%,而草玉梅的株高和盖度则在单户牧场更高,达13.7 cm和7.79%;群落稀疏化分析发现联户牧场的物种丰富度显著高于单户,联户牧场的植物种群能够更好的迭代更新,体现出联户放牧的优越性.(2)嵩草种群在单户牧场主要表现为随机分布,在联户牧场呈聚集分布向随机分布过度的趋势;草玉梅种群在单户和联户牧场均表现为聚集分布.(3)两者空间关联性以无关联为主,在小尺度上表现为负关联.(4)主成分分析(PCA)表明:单户牧场嵩草和草玉梅种群与土壤全氮(STN)、土壤有机碳(SOC)、土壤有机质(SOM)相关性强;联户牧场两种群与土壤电导率(SC)、土壤有机碳(SOC)、土壤有机质(SOM)、土壤含水量(SWC)相关性更强.研究表明,联户放牧更有利于草场的循环发展.两牧场除受放牧踩踏的影响外,单户牧场受放牧牲畜粪尿影响更大,联户牧场受降水量的影响更大,植物种群对不同放牧环境的适应性由其自身的生物学特性、种间关系及环境异质性共同决定.
杨春亮;刘旻霞;王千月;苗乐乐;肖音迪;王敏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环境科学
高寒草甸点格局空间分布格局PCA牧场管理
《生态环境学报》 2023 (4)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南坡-北坡梯度上植物群落构建机理研究
651-659,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60135)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JR10RA089)甘肃省林业和草原科技创新项目(KJCX2021005)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