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区沟道泥沙真菌群落结构功能变化特征OACSTPCD
Variations of Sediment Fungal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Function Across a Catchment in Loess Plateau
[目的]探究沟道泥沙迁移过程中的真菌群落结构功能变化特征,有利于完善泥沙侵蚀研究,可为侵蚀区生态系统演变过程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基于黄土区典型小流域汛期主沟道不同空间位置的悬移质泥沙,通过 ITS高通量测序,分析真菌群落从沟头到把口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从沟头到把口,悬移质泥沙真菌群落 shannon指数和 chao1 指数降低 23.2%和 33.2%,真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沿泥沙迁移方向显著下降(p<0.05),且真菌群落结构存在空间异质性.从沟头到把口,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相对丰度降低 7.6%和6.9%;腐生营养型真菌(Saprotroph)相对丰度降低 6.0%.真菌共发生网络从沟头到把口趋于简化,群落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逐渐减弱.悬移质泥沙真菌群落多样性(shannon)和丰富度(chao1)与有机碳(OC)、全氮(TN)、速效磷(Ols-en-P)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与>63 μm粒级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沟道泥沙真菌群落的多样性、丰富度和稳定性在迁移过程发生变化,粒级组成和碳氮磷含量是其重要影响因素.
贺高航;李彤彤;王晓璐;张宁;陈岩;高胜;王蕊;郭胜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 杨凌 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 杨凌 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 杨凌 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 杨凌 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 杨凌 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 杨凌 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中国科学院 水利部 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 杨凌 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 杨凌 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中国科学院 水利部 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 杨凌 712100
环境科学
悬移质泥沙真菌群落粒级组成养分含量
suspended sedimentsfungal communityparticle compositionnutrient content
《水土保持研究》 2023 (5)
侵蚀环境中土壤“微生物碳泵”变化特征及驱动机制
274-282,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10736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2452021032)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