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态环境学报|长江经济带市域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分异与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三生空间的土地利用转型

长江经济带市域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分异与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三生空间的土地利用转型OACSCD

中文摘要

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长江经济带土地利用主导功能发生较大转变,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三生空间”)转型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日益增强,从“三生空间”角度研究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质量对于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基于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通过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模型、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定量分析长江经济带130个地级市生态环境质量的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0-2020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质量处于中等以上,其中2000-2010年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保持不变,主要有中等和较高质量两种类型;2010-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等级发生变化,中等质量区和较高质量区面积减少,高质量区面积增加。(2)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分布存在明显差异。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质量整体呈“东北部低、西部、中部和东南部高”。2000-2010年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分布一致。2010-2020年多数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上升,主要趋势为中等质量转化为较高质量、较高质量转化为高质量。(3)不同因子对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分异的影响程度具有显著差异。土地利用程度、人口密度和坡度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占主导地位,对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分异的解释力q值分别为0.776、0.409、0.406,其他因子对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分异的影响相对较弱。(4)任意两因子间的交互作用均大于单因子对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分异的影响,且土地利用程度与其他因子的结合是影响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分异的最主要因素。

田成诗;孙瑞欣

东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辽宁大连116025东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辽宁大连116025

环境科学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分异地理探测器三生空间土地利用转型

《生态环境学报》 2023 (7)

P.1173-1184,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76231)东北财经大学科研平台建设专项(PT-Z202208)辽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LJKMZ20221578)。

10.16258/j.cnki.1674-5906.2023.07.00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