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犁耕对黄土坡耕地坡形与坡度的影响OACSCD
为了明确等高犁耕条件下黄土坡耕地地形与坡度的变化特征,基于6个坡度(3°,5°,10°,15°,20°,25°)和5个耕作强度(6,12,18,24,30次)的组合,开展模拟耕作试验,利用测针法获取耕作后地表高程数据,探讨耕作强度和坡度对黄土直线形坡演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等高向下犁耕条件下,不同坡度的直线坡随着耕作强度的增加逐渐向“∽”形复合坡演化。同一坡度下,随着耕作强度的增加,坡脚延伸,整体小区投影坡长增大,坡脚高程增加幅度大,堆积现象明显,坡度大幅度减小;坡中高程增加,逐渐抬起坡度减小;坡顶形成的新分水岭的高程和位置随之减小和向下推移,直接侵蚀速率逐渐减小且趋于稳定。坡度通过影响土壤运动能力控制耕作时土壤的分布。因此坡度越大,单次耕作后坡形的变化越明显,直接侵蚀速率越大。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加深入了解耕作侵蚀对坡耕地地形的影响,为控制坡耕地土壤侵蚀提供理论依据。
张泽瑜;陆淑宁;黄淑娴;姚冲;吴发启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凌712100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陕西杨凌712100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凌712100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农业科学
耕作侵蚀耕作强度坡耕地坡形
《水土保持学报》 2023 (5)
P.94-102,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7065)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K305021917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