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学装备|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鉴别诊断效能研究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鉴别诊断效能研究OACSTPCD

Efficiency of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MR-DWI for benign and malignant SPN

中文摘要

目的:探讨1.5T超导型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SPN)的鉴别诊断效能及优化最佳弥散敏感系数b值.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80例SPN患者,依据病理结果将其分为恶性病变组(26例)和良性病变组(54例).所有患者在1.5T磁共振扫描仪上进行T1加权像(T1WI)、T2加权像(T2WI)及DWI扫描,比较不同b值(200 s/mm2、500 s/mm2、800 s/mm2和1000 s/mm2)下良恶性SPN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及信号强度.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不同b值下的ADC值对于SPN良恶性的诊断效能,并优化DWI鉴别诊断SPN良恶性的最佳b值.结果:经手术病理检查或穿刺活检证实,恶性病变组26例患者中腺癌12例,鳞癌8例,小细胞癌3例,腺鳞癌2例,细支气管肺泡癌1例;良性病变组54例患者中炎性结节29例,结核球19例,错构瘤4例,硬化性血管瘤2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结节最大径以及有无伴随症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恶性病变组与良性病变组ADC值均随着b值升高而逐渐降低,其中恶性病变组当b值为500 s/mm2、800 s/mm2和1000 s/mm2时的ADC值均显著低于同b值时的良性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41,t=2.360,t=2.155;P<0.05),两组b值为200 s/mm2时的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恶性病变组与良性病变组DWI信号强度均随着b值升高而逐渐降低,其中恶性病变组在200 s/mm2、500 s/mm2、800 s/mm2和1000 s/mm2时不同b值下的信号强度均显著高于同b值时的良性病变组(t=13.114,t=11.371,t=5.754,t=7.550;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当b值为200 s/mm2、500 s/mm2、800 s/mm2和1000 s/mm2时的ADC值对应的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729、0.862、0.814和0.751;其中,b值为500 s/mm2时的ADC值对应的AUC值最大,即诊断效能最优,此时ADC值鉴别SPN良恶性的最佳截断值为1.85×10-3 mm2/s,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0.77%和85.19%.结论:1.5T超导型磁共振DWI在SPN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当b值为500 s/mm2时获取的ADC值的诊断效能最优.

王新宏;陈均;顾红艳;王新龙;张海健;朱佩玉;盛兵;马波

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大学附属南通医院)影像科 江苏 南通 226001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大学附属南通医院)影像科 江苏 南通 226001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大学附属南通医院)呼吸科 江苏 南通 226001如皋市人民医院影像科 江苏 如皋 226500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大学附属南通医院)影像科 江苏 南通 226001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大学附属南通医院)影像科 江苏 南通 226001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大学附属南通医院)影像科 江苏 南通 226001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大学附属南通医院)影像科 江苏 南通 226001

临床医学

磁共振成像(MRI)孤立性肺结节(SPN)弥散加权成像(DWI)表观弥散系数(AD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

《中国医学装备》 2023 (10)

80-84,5

江苏省老年健康科研项目(LKM2023040)"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鉴别中的诊断效能"

10.3969/J.ISSN.1672-8270.2023.10.016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