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态环境学报|广东省农业源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及其空间分异格局

广东省农业源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及其空间分异格局OA北大核心CSCDCSTPCD

中文摘要

掌握农业农村面源污染现状和排放特征,对开展农业源污染防控、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22年广东省276个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控制断面的监测数据,分析广东省珠三角、粤东、粤西和粤北4个区域农村生活污染、种植业流失和养殖业污染对农村水环境的影响,在县域尺度上评价农业农村面源污染状况及空间分异格局。结果表明,1)水质COD、TN、TP、NH4^(+)和NO_(3)^(−)浓度最大值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最高值均出现在农村生活污染监测断面,表明全省农村生活源污染对地表水环境污染的贡献最大。2)粤北地区监测断面水质指标浓度和污染指数显著小于其他区域(P<0.001);珠三角地区生活源和养殖源污染指数(Ii=2.59和1.97)最大,以及种植源和养殖源污染比例(37%和36%)最高;而粤东地区种植源污染指数最大(Ii=1.93),生活源污染比例最高(51%)。3)县域尺度农村生活源污染状况最严重,尤其珠三角和粤东地区重污染和严重污染区县较多,以珠海金湾区(Ii=9.76)、东莞市(Ii=7.29)、潮州饶平县(Ii=6.75)和汕头潮南区(Ii=5.83)污染最突出;养殖源和种植源暂无严重污染等级,重污染区县也相对较少,零星分布在珠三角、粤东和粤西地区。4)全省109个区县,农业源污染等级为清洁、轻度污染、污染、重污染和严重污染的比例依次为20%、43%、20%、15%和2%,清洁区县主要分布在粤北地区,严重污染和重污染区县则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和粤东地区。综上,广东省农村生活源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较大,珠三角和粤东地区农业源污染状况较粤西严重,粤北污染程度最低。

黄国锋;贺斌;谢志宜;刘军;王安侯;廖彤;王博瑾;郝贝贝

广东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广东广州510308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华南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广东省农业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50广东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广东广州510308广东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广东广州510308广东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广东广州510308广东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广东广州510308广东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广东广州510308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华南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广东省农业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50

环境科学

面源污染种植业养殖业生活污染空间特征来源解析

《生态环境学报》 2023 (12)

P.2207-2215,9

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2023B0202030001)广东省科学院发展专项资金项目(2023GDASZH-2023010103)。

10.16258/j.cnki.1674-5906.2023.12.012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