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笋δ^(18)O揭示的亚洲夏季风变化及机制综述OA北大核心CSTPCD
亚洲夏季风(ASM,Asian Summer Monsoon)是全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地球系统科学的热点问题。亚洲石笋δ^(18)O揭示的亚洲古季风变化,加深了我们对其时空演化机制的理解。然而,目前东亚夏季风区和印度夏季风区石笋δ^(18)O记录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相互关系和主控因素仍存在一些争议。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综述了东亚夏季风(EASM,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区和印度夏季风(ISM,Indian Summer Monsoon)区的高分辨率石笋δ^(18)O记录,发现两者在轨道尺度上都受控于岁差驱动的北半球夏季日照量的变化,其机制涉及海陆热力差异强度、辐合强度和上升气流强度以及夏季时长的变化。这些机制共同导致了在北半球夏季日照高值期EASM和ISM区夏季降雨量增加以及降雨和石笋的δ^(18)O值负偏。在千年尺度上,EASM区和ISM区的石笋δ^(18)O记录则响应于北大西洋区的气候变化,具体响应机制主要有热带辐合带南移导致的印度洋水汽分馏减弱(主要影响ISM区和EASM区),以及西风带调节的水汽来源和降雨季节性变化(主要影响EASM区)。在百年及以下尺度,EASM区和ISM区石笋δ^(18)O记录都受到与厄尔尼诺-南方涛动有关的大尺度大气环流影响。未来在关键区域构建更多高分辨率的石笋δ^(18)O记录及相关的降雨指标,将有助于理解大气环流变化与东亚夏季风区降雨的关系。
杨会会;周祐民;仲义;刘青松;
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哈尔滨150006 南方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系,深圳518055南方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系,深圳518055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广州511458南方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系,深圳518055
地质学
石笋氧同位素东亚夏季风印度夏季风北半球日照Heinrich事件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24 (001)
P.143-155 / 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末次间冰期以来地磁漂移事件的高分辨率石笋古地磁记录研究”(42074071),“轨道尺度上北太平洋中层水的演化特征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机制”(42274094);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项目(20200925154739001);上海佘山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项目(SSKP202101,SSKP202102)。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