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期刊平台
首页|期刊导航|地质通报|青藏高原东北缘红寺堡盆地晚更新世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青藏高原东北缘红寺堡盆地晚更新世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OA北大核心CSTPCD

中文摘要

红寺堡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弧形构造带最前缘与鄂尔多斯高原西部的交界位置,区域生态环境脆弱,但由于地表覆盖严重,缺乏完整的露头剖面,一直制约着生态环境演变过程的研究。本文基于红寺堡盆地窑山凹陷ST1钻井序列,采用光释光测年的方法,建立了晚更新世地层年代格架,同时系统分析了70个样品的主量、微量元素组成,依据地球化学指标重建晚更新世以来的气候环境演变过程。研究认为:马兰黄土与萨拉乌苏组的界限年龄约为67.57±7.88 ka,预示着由古湖向风成环境的过渡,区域生态环境逐步恶化。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也记录了该时期的气候环境变迁过程,CIA值、Al_(2)O_(3)/Na_(2)O、K_(2)O/Na_(2)O值及粘土矿物含量指示了红寺堡盆地晚更新世经历了干旱-温暖-干旱的古气候演化过程;Rb/Zr、Sr/Ba值反映红寺堡盆地萨拉乌苏组沉积时期为封闭的湖盆环境,沉积水体深度自萨拉乌苏组一段开始加深,在萨拉乌苏组二段达到最大深度,萨拉乌苏组三段水体逐步变浅直至马兰黄土沉积时期古湖彻底消亡。该研究成果从元素地球化学的角度为青藏高原东北缘晚更新世地层的沉积环境演化提供了新依据。

刘博华;吴芳;张绪教;崔加伟;董晓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 自然资源部古地磁与古构造重建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 自然资源部活动构造与地质安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

地质学

晚更新世沉积环境马兰组萨拉乌苏组元素地球化学红寺堡盆地青藏高原

《地质通报》 2024 (001)

P.33-45 / 13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黄河流域中游重要发展区区域地质调查》(编号:DD20221644);《武威-固原地貌边界带基础地质调查》(编号:DD20190018)。

10.12097/gbc.2023.05.023

评论